海峽網(wǎng) 商城 海角社區(qū) 全城熱戀 房子 汽車 電子報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婚嫁 > 婚嫁頭條 > 正文

求婚攻略 好婚姻都是男人跪地求來的

一、逼急了,也不能硬來!

單膝下跪掏戒指這一慣例其實有著悠遠的歷史源頭,早在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西方就有求婚形式的文字記載。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世紀前,傳說有一位盎格魯-撒克遜族的小伙子愛上了一個姑娘,但女方家庭對他們的感情極力反對,一怒之下,男孩將女孩從家里綁架出來,強行與其舉行婚禮。這段鬧劇以男孩受到懲罰,女孩名譽與命運從此一落千丈收場。

為了杜絕悲劇再次發(fā)生,教會決定規(guī)范要求,提高結(jié)婚門檻——所有新人在舉行婚禮前,都需要進行一場附加儀式,以如同政府提案一般“提出議題”(propose)的方式,非常正式地征得對方的同意。為了表示契約的形成,請求方需要拿出一樣貴重物品來作為契約的“證物”。物品的貴重程度決定了契約的神圣度,只有另一方接受此“證物”,契約才算生效,雙方也才能獲得“前往上帝圣壇前方舉行神圣婚禮儀式”的資格。這道提供契約的流程,英文稱作“Proposal”,中文里管它叫“求婚”。

被戰(zhàn)爭充斥的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對愛情的表達方式也“簡單粗暴”。

二、最美的愛情信物——鉆戒

求婚習(xí)俗有一千多年歷史,而贈送“愛情信物”的源頭更可追溯到三萬年前。猿人們雖還未進化完全,但對于求偶的欲望卻天下大同,雄性會用草葉編織成手環(huán)系在伴侶手腕上以示對她的所有權(quán)。到公元前2800 年,每對古埃及夫妻在下葬時都會在左手中指上套一枚銀環(huán)或金環(huán),以保障死后依然與愛人心靈相通。公元前二世紀時,女方婚前會收到男方的一枚金戒指作為定禮的一部分,但在婚后就得換上鐵戒指,這是她成為愛人“法律證明所有物”的標志。公元前一世紀,亞洲出現(xiàn)一種名叫“連環(huán)”的神奇飾品(現(xiàn)在人們叫它益智環(huán)),它被蘇丹貴族和阿拉伯酋長們頻繁使用,用來“標記”部落里那些已經(jīng)成為他們妻子的女人們。

隨求婚契約出現(xiàn),求婚戒指應(yīng)運而生。

最早有明確記載作為定情信物使用的鉆石戒指出現(xiàn)在1477 年,來自奧地利麥斯米蘭公爵。公爵深深愛上了法國的瑪麗公主,為了得到公主的心,他召集了眾多謀士出謀劃策,最后有人提議:鉆石象征堅貞永恒的愛情和公爵篤定的心,為公主戴上鉆戒一定可以得到她的愛。于是,公爵在一封情書中寫道:“定親之日,必當戴上鉆石為飾的指環(huán)。”后來當他把那枚雕刻成“M”字樣的鉆戒戴在公主左手無名指時,公主幸福地點頭應(yīng)允。這不僅成就了一段載入史冊的傳世愛情,更開創(chuàng)了贈送鉆戒訂婚的傳統(tǒng)。作為第一個戴著鉆戒結(jié)婚的女人,瑪麗公主婚后的幸福生活也在幾百年間為世人所羨慕。她成為了史上最幸福的女性代表,而鉆戒也自此成為世代情侶們格外珍視的愛情信物。

基督教式的結(jié)婚儀式中,牧師手拿戒指按順序輕觸新人左手,并說“奉圣父、圣子、圣靈之命”,最后落在左手第四個手指上,因而形成鉆戒要戴在這支手指上的傳統(tǒng)。浪漫的古埃及人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他們相信鉆戒要佩戴于左手無名指的原因,是它與心相連。

幾百年來,女人對鉆戒獨特的情結(jié)未曾磨滅。之所以看重,不僅因為名貴,更因為它所代表的難舍愛意。堅不可摧的鉆石與今生不變的愛情被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在崇尚平等、追求生活意趣的今天,一枚優(yōu)質(zhì)切工的鉆石不再為皇室或富貴人家所獨享,作為永恒的愛情承諾,它見證無數(shù)女人一生的幸福。

古時耶路撒冷的婚姻契約,和現(xiàn)代婚禮中的宣誓有共同的寓意。

雖然男人向女人求婚是古老的傳統(tǒng),卻也有女生“逆襲”的特殊時刻:在英國和愛爾蘭,女孩可以在閏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向心愛的男孩主動拋出婚姻的橄欖枝,電影《閏年》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其實高高在上的維多利亞女王當時也主動向阿爾伯特親王求婚,這一舉動被視作來自君王的誠摯邀請,邀請他和她一起承擔起整個國家的命運與未來。

三、要娶我,就跪下來“求”我

單膝跪地這一經(jīng)典的求婚姿勢絕不僅僅是請求,它還有著神圣的意義。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教徒們祈禱、起誓,甚至走進一座教堂或廟宇時,都需要單膝跪地以示虔誠與尊敬。求婚者采用這一姿勢,不僅僅表示對求婚一事的重視,更寓意對對方的尊重及對此刻許下承諾的虔誠。在西方騎士文化中,立功的騎士都需要以單膝跪地的方式來接受君主的賞賜,以其為榮耀的象征。這也同樣賦予了求婚經(jīng)典姿勢神圣的意義:如果對方接受,那便是求婚者最大的榮耀。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76% 的男人都愿意選擇單膝跪地求婚。而對于女人來說,再沒有比愛人以如此虔誠而莊重的姿態(tài)毫無保留地表達愛意更動人的事情了。這一姿勢還有另一種意義頗受社會學(xué)家的認可——它意味著“投降”。投降在這里并非貶義,而是對求婚者誠心的肯定:面對自己心愛的人,他愿意選擇放下部分自我來與對方契合,而彼此對對方的讓步,才是今后兩人共同生活、共筑愛巢的基本保證。單膝跪地的姿勢對于求婚行為來說真是太合適不過了,若不采取這個姿勢,怎能如此優(yōu)雅地牽起她的手,為她套上鉆戒;又怎能讓燈光以最完美的角度照射在鉆石上,為它鍍上一層耀眼的光圈,以此來顯示承諾的堅不可摧?

“單膝跪地的姿勢對于求婚行為來說真是太合適不過了,若不采取這個姿勢,怎能如此優(yōu)雅地牽起她的手,為她套上鉆戒;又怎能讓燈光以最完美的角度照射在鉆石上,為它鍍上一層耀眼的光圈,以此來顯示承諾的堅不可摧?”

四、亞洲式“求婚”

求婚雖起源于西方文化,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提親”就相當于此。封建社會,待字閨中的黃花大閨女要藏得嚴嚴實實,別說“自主” 挑選如意郎君,新人在婚前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一般孩子到婚嫁年齡,便由家中長輩出面拜托媒人打聽對方生肖和生辰八字,若有不合斷斷不會考慮。

倘若兩方天時地利人和,男方家就要開始準備提親了。

提親要選好日子,正月人們忙著放鞭炮驅(qū)趕傳說中的妖怪“年”,農(nóng)歷七月有“鬼節(jié)”,均被認為不甚吉利,不可提親。農(nóng)歷雙數(shù)日因成雙成對之意被視為吉日,更講究的長輩喜愛選擇帶“六”或“八”的日子。提親時的彩禮也極講究,紅棗、蜜糖一類的甜食表甜甜蜜蜜,圓形物體寓意婚后生活圓圓滿滿。水果首選蘋果,以其“平安”之意討彩頭,最忌諱的是梨,春秋時期便有“二人不分梨(離)”的說法。最后,提親路上更要放一路的爆竹,用來嚇跑前來搗亂或覬覦新娘美貌的牛鬼蛇神。

日本提親風(fēng)俗與中國相似,不同的是男方直接前往女方家中向長輩提出成親請求。最具特色的是他們的提親禮品,包括象征男性生殖器的干墨魚、象征女性生育能力強的海藻、代表雙方白頭偕老的長亞麻線,以及代表婚后財源滾滾的褶扇(又稱和扇,于奈良時代由中國唐朝傳入日本,是當時貴族身份的象征)。求婚方式最浪漫的當屬印度赫馬爾族的小伙子,他會帶上一袋煙前往心愛的姑娘家中,姑娘的回答則以在煙上系不同顏色的絲帶表示。紅線是拒絕,白線是“我要思考一下”,綠線或藍線則表示永結(jié)同心。

比這些都要復(fù)雜的求婚方式,來自中國云南的景頗族。景頗族小伙會摘下一片栗樹葉,包上樹根、大蒜、辣椒、火柴絲送給意中人,叫作“傳樹葉情書”。栗樹葉表示有知心話要說給姑娘聽,樹根表示思念和愛慕,大蒜表示愿與她結(jié)成良緣,辣椒表示自己忠貞熾熱的愛,火柴絲則表示態(tài)度堅決。姑娘接到 “情書”后,如同意便將原物退回;如需考慮就加上奶漿草;如不同意則加上木炭以示反感,這樣的聯(lián)絡(luò)來往可能會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

這個習(xí)俗甚至可以作為兩人愛情的暗號:如遇父母反對,姑娘則以樹葉包上含羞草、刺、火藥等寄與小伙子;若男方私約女子逃婚,便以栗樹葉包上蕨菜尖送與女方,女方同意便加上茅草送回。兩人不發(fā)一言,卻已定下終生大事。

“提親時的彩禮也極講究,紅棗、蜜糖一類的甜食表甜甜蜜蜜,圓形物體寓意婚后生活圓圓滿滿。水果首選蘋果,以其“平安”之意討彩頭,最忌諱的是梨,春秋時期便有“二人不分梨(離)”的說法。”

 
關(guān)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