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N李甘林(職員)

    

  施正榮、劉永行、黃光裕、陳天橋、魯冠球、丁磊等6名中國富豪都將收到吉林農民劉福成的求助信。劉福成女兒患上罕見的心臟病,為救女兒,他借錢53戶,然而“6萬多塊錢幾天的工夫就沒了”。日前,劉福成給施正榮寫了第一封求助信,由于沒收到回信,他又給其他一些他聽說過的富豪寫求助信。(1月23日《華商晨報》)
  劉福成一定沒想到,這簡單的6封信,很可能使這些大名鼎鼎的富豪陷入哈姆雷特式的兩難:回信不回信,這是個問題。
  錢對這些富豪來說肯定不是問題,然而,比拿錢更讓他們撓頭的是———拿少了,人們會說,這些富豪真吝嗇;而拿得再多,人們也認為這是他們該擔的責任。總之,錢出與不出,都很麻煩。
  有人說,中國富豪行善有“四怕”:一怕惹麻煩;二怕錢去向不明;三怕體制限制;四怕被指“出風頭”。丁磊就是現(xiàn)成例子。丁磊曾為2004年印度洋海嘯災區(qū)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引起強烈反應。據透露,丁磊為捐還是不捐猶豫了整整一天,讓丁磊感到為難的不是錢,而是擔心輿論的責難:如果真心想做好事,為何不用化名?為什么捐1000萬元,而不是500萬元?是為了出風頭還是斗氣?為什么捐給外國,而不捐給受災的中國人?……
  中國富豪在慈善問題上的兩難與尷尬是極不正常的。這次,陷入困境的劉福成無意中又一次把尷尬放大并推到前臺,這既讓富豪為難,也讓公眾揪心。
  我想,無論這些富豪捐不捐、捐多少,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輿論不宜過多指責或漫罵。公眾不應忽視這樣的事實———貧困群體遇到困難時,首先應向政府部門求救,其次才是向社會求助。
  請求政府部門救濟,這既是公民的憲法權利,也是政府應盡的責任。而現(xiàn)在,情況似乎相反。
  如果再思忖,我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每當民眾遭遇困難或陷入絕境時,他沒想到找政府,而習慣于向富豪求助———過度依賴富豪解決社會難題,以及政府救助機制的長期缺位是極不正常的,把解決問題的寶全押在富豪的惻隱之心上,這既是富豪無法承受之重,更不是我們應擁有的科學救濟機制。

責任編輯:海都網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陶火綺夢——當代柴燒器物美學展暨主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報業(yè)新媒體發(fā)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福建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海都報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