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洪陣河明河段清淤收尾 “暗河”將變敞開式河道

福州洪陣河明河段清淤收尾 “暗河”將變敞開式河道

洪陣河正在進行清淤。

福州新聞網10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文 葉義斌/攝)從8月開始,住在倉山區(qū)園亭路附近的居民就發(fā)現(xiàn),家門口那條“有味道”的洪陣河上,駐扎了一支“專業(yè)醫(yī)生團隊”,每天在河道內外“操刀”治理。2個多月過去,這條黑臭河道有變化了嗎?昨日下午,記者跟隨市建委工作人員,來到實地進行探訪。

明河段清淤收尾

截污施工下周鋪開

“這是最后的一段清淤區(qū)域,現(xiàn)在正加班加點進行清淤、固化、外運等工作。”在中國水環(huán)境福建區(qū)域公司總經理宋衛(wèi)國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園亭新村附近的洪陣河下游段。一臺大型水上挖機正在積淤池內清淤。不遠處,固化設備開足馬力,對運上岸的淤泥進行固化處理,等待統(tǒng)一外運。

宋衛(wèi)國告訴記者,8月進場后,他們的首要工作便是分段對河道進行干式排淤。“洪陣河淤積嚴重,最深處的淤泥有1.5米厚,只有把浮泥清除,呈現(xiàn)河底原狀,才能進入后續(xù)的截污、生態(tài)修復等環(huán)節(jié)。”

在洪灣北路附近的河道中段,已清淤見底的河道內,數(shù)名工人正徒手將機械清淤后留下的石塊及磚渣等雜物裝袋,準備統(tǒng)一清運。“你看駁岸壁上顏色較深的一道線,那就是原先的河道高度。等雜物運走,我們還要對河道進行清淤收尾。”宋衛(wèi)國說。

2個多月,每天近100人現(xiàn)場作業(yè),清淤效果究竟如何?宋衛(wèi)國又帶著記者來到洪陣河上游,這里呈現(xiàn)了另一番景象。綠植掩映下的河道內,條石板清晰可見,清清的河水下,不時可見調皮地鉆進鉆出的小螃蟹,黑臭的氣味也消失了。

“明河段清淤完成1.5公里,進入全面收尾階段,截污施工預計下周全面鋪開。”宋衛(wèi)國說,按市建委對施工“一河一統(tǒng)計、一點一方案、一河一計劃、一人一清單、一天一清點、一天一碰頭”的“六個一”要求,他們將全力以赴,力爭年底基本消除黑臭。

暗涵段清淤下月底完成

將全面恢復成明河

洪陣河西接洪灣河,東至陣坂排澇站,全長2213米,這里有明河,也有暗涵,河道兩側還有污水排口,水體黑臭已成為最突出的“病癥”。在清淤解決河道的內源污染之后,將多措并舉,恢復洪陣河的自然水生態(tài)。

“洪陣河暗涵段屬重度黑臭,是治理的關鍵點。”宋衛(wèi)國說,從武警指揮學校到花好月圓小區(qū)480米的河道藏在地下,必須同步對暗涵段進行清淤,才能去黑除臭。

記者了解到,今日起,暗涵段將正式開始清淤前的準備工作,整體清淤工作將在11月底完成。“暗涵段將全面恢復成明河,并按規(guī)劃寬度擴河到位,保證河道景觀的連續(xù)性,也讓黑臭無處藏身。”宋衛(wèi)國說。

“外源污染是沿河混流污水排放及初期雨水,我們會集中整治,把晴天時的沿河污水統(tǒng)一收納,引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宋衛(wèi)國說。

針對初期雨水排放問題,河道旁還將新建調蓄池,把初期雨水匯集后,進行調蓄處理,使洪陣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消滅了沿河污染源,如何恢復河道的自凈功能,也是河道治理的重要一環(huán)。宋衛(wèi)國說,他們將通過恢復水體中微生物群落、充氧及種植水生植物、放養(yǎng)水生動物等手段,全面恢復河道的水生態(tài)。

結合洪陣河鄰近烏龍江優(yōu)勢,項目還將從烏龍江適時調水,讓河道的水多起來動起來。

責任編輯:陳錦娜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洪陣河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