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各界舉行音樂追思會 悼念遺體和器官捐獻者
社會各界人士放飛氣球,向捐獻者捎去崇高敬意和深情思念。 記者劉可耕 攝
海峽網4月3日訊 (中新網記者 劉可耕)“又是一年清明時,敬捧黃菊寄追思。”2日,由福州市紅十字會主辦的“生命如花”——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遺體與器官捐獻者音樂詩會在福州三山陵園舉行。
當天,中國傳統(tǒng)清明節(jié)將至,歷年捐獻者家屬及福建醫(yī)科大學學生、社會各界代表450多人參加了追思悼念活動,并在鐫刻有捐獻者姓名和他們生前最喜歡的一句話的紀念碑前敬獻鮮花,深切緬懷遺體與器官捐獻者。
福州小學生演唱詩篇《蒹葭》。 記者劉可耕 攝
伴隨著深情的音樂,莊嚴而神圣的悼念儀式拉開帷幕。福建醫(yī)科大學學生的深情朗誦和小學生們的清純童聲,寄托著生者對捐獻者的無限崇敬和無盡哀思。遺體捐贈者老軍人閆三虎的女兒作為家屬代表發(fā)言,回顧了其父親的一生感人事跡,深切緬懷他的愛心壯舉,發(fā)言中幾度哽咽,催人淚下。
福州市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紀念碑前,90歲高齡的新加坡歸僑蔡健予老人攜專程從美國回來參加悼念活動的兒子和兒媳,向刻有自己老伴名字的紀念碑敬獻鮮花。
蔡健予老人對記者說,2015年老伴去世后,依照他生前的遺愿,將遺體捐獻于醫(yī)學事業(yè)。“這種捐獻方式是他的愿意,我們家人也覺得很有意義。”
福建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林圣魁,福州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胡曉強向福州市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紀念碑敬獻花籃。 記者劉可耕 攝
福州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胡曉強表示,近年來,福州市紅十字會在全社會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和移風易俗的社會新風尚,“至今年3月底,福州市累計登記遺體器官捐獻2891人。”
90歲高齡的新加坡歸僑蔡健予老人(左一)攜專程從美國回來參加悼念活動的兒子和兒媳,向刻有自己老伴名字的福州市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紀念碑敬獻鮮花。 記者劉可耕 攝
其中,實現(xiàn)遺體捐獻281人;角膜器官捐獻45人,讓90多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多器官捐獻22人,挽救了55名重病患者。
參加追思悼念活動的社會各界人士向福州市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紀念碑敬獻鮮花。 記者劉可耕 攝
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是一項崇高的公益事業(yè),廣大捐獻者將自己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出來,用于醫(yī)學教育、科研和人道救助,促進中國醫(yī)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讓那些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失明患者重見光明。
參加追思悼念活動的一名捐獻者家屬手撫刻有親人名字的福州市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紀念碑,泣不成聲。 記者劉可耕 攝
參加追思悼念活動的福建醫(yī)科大學學生向福州市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紀念碑敬獻鮮花。 記者劉可耕 攝
據(jù)統(tǒng)計,至2019年3月底,福建省累計登記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6000多人,其中,實現(xiàn)遺體捐獻502人,實現(xiàn)器官捐獻213人、挽救了630名重病患者,角膜器官捐獻72人、讓120多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在已實現(xiàn)的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中,年齡最大的101歲,最小的僅僅出生18個月。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組圖:世界自閉癥日走近“星星的孩子”2019-04-03
- 福州打造全國物聯(lián)網產業(yè)集聚地2019-04-02
- 馬尾全力推動一季度“開門紅”: 強調度 抓項目 保質量2019-04-02
- 閩一季度253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3001億元2019-04-02
- 福州港試航菲律賓馬尼拉航線2019-04-02
- 第二屆數(shù)字中國建設峰會5月6日至8日在福州市舉辦2019-04-02
- 不該忘卻的閩都民俗,了解一下?2019-04-02
- 福州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活動 清明祭掃謹防森林火災2019-04-02
- 福州出臺促進工業(yè)企業(yè)高質量增長獎勵政策2019-04-02
- 福州垃圾分類后如何處置 專家釋疑:垃圾分類這樣做2019-04-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組圖:世界自閉癥日走近“星星的孩子”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