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8月10日訊(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沐方婷 記者 余少林)傳承保護文化遺產,讓古龍窯的“爐火”生生不息,長樂營前街道黃石村一手抓保護,一手抓振興。記者昨日來到黃石村看到,露天龍窯文化陶藝景墻沿著村道綿延數十米,墻體上,一個個玻璃展柜內,擺放著造型精美的黃石陶器作品。黃石村將“陶藝博物館”搬到了村頭巷尾,引領大家走進一段光輝的歷史記憶。
福州陶瓷藝術研究會會長盧佳倫介紹,在黃石村制作陶器的鼎盛時期共有8條龍窯,如今村內僅剩唯一的“水墓硋窯”古龍窯,共有3個窯門、64對窯孔,已經薪火相傳300多年。
盧佳倫向記者講解黃石古龍窯。 記者 余少林 攝
如何讓古龍窯的“爐火”生生不息?保護與修復迫在眉睫!黃石村一手抓古龍窯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不斷跟進申報進度;一手立足鄉(xiāng)村振興與產業(yè)發(fā)展,精心規(guī)劃一條龍窯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之路。“目前,古龍窯文化發(fā)展設計方案已基本成型,正準備進一步審批和細化。”黃石村掛職第一書記鄭天權介紹,方案計劃設置核心區(qū)塊龍窯文化體驗區(qū),其中設計了陶藝交流中心、黃石陶器展覽館、青少年陶藝講堂、傳統手工制作坊、陶藝創(chuàng)作工作室等,將圍繞古龍窯文化,打造“生產+創(chuàng)作+體驗+交流”的立體文化景區(qū)。
古龍窯藍圖漸展,黃石村也未雨綢繆、提前鉚勁。為籌備古龍窯文化展示館,該村全面收集黃石陶器制作工具、照片、口述歷史,召集通知全村所有老陶藝人,力圖將寶貴的制陶手藝順利傳遞給下一代,同時將古龍窯文化融入壁畫、綠化等鄉(xiāng)村景觀建設的各個細節(jié),打造有文化氣息的黃石美麗鄉(xiāng)村。
古龍窯保護修復的消息一經傳出,不少有識之士紛紛前來參觀、交流和學習,盧佳倫便是其中之一。多年來潛心制陶,盧佳倫致力于發(fā)展福州陶文化,如今常駐黃石村,建立福州海峽陶藝交流中心。“古龍窯不僅屬于黃石村,也屬于福州,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來到這里,向本土的老師傅們學習并同他們交流制陶工藝,設計出適合當下生活使用的陶器,讓這片古龍窯重新煥發(fā)生機。”他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樂5900多名干部堅守 持續(xù)奮戰(zhàn)一線2021-08-09
- 長樂彭家大院將啟動修繕2021-08-06
- 長樂新增兩處國家AA級旅游區(qū)2021-08-02
- 長樂高起點打造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2021-07-30
- 長樂摸排檢查校外培訓機構74家2021-07-28
- 長樂區(qū)首占鎮(zhèn)加強“兩違”整治宣傳2021-07-27
- 長樂首批71個“愛心茶攤”開張2021-07-26
- 福州長樂:校地攜手助力鄉(xiāng)村振興2021-07-23
- 長樂7000個崗位促進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2021-07-21
- 長樂仁輝社區(qū)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2021-07-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盧碧”未對福州農業(yè)生產造成明顯影響2021-08-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