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泉州公安春節(jié)不放假 一根電話線串起萬家平安

春節(jié)期間報警電話不少,泉州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里,吳慧姣和同事們堅守崗位,及時處理群眾來電。(陳起拓 攝)

【核心提示】

日均接警電話2500余次,兩班倒節(jié)假日無休——正月初四一大早,泉州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大廳內,不時響起電話鈴,對于這里的接線和調度人員來說,春節(jié)與一年365天并無區(qū)別,這不過是他們兩班倒工作制中的普通一天。

如今,“有困難,找警察”已經(jīng)成為人們遇到困難時的第一反應,鎮(zhèn)守在110報警電話那一端的,正是“從不掉線”的吳慧姣和同事們。(泉州晚報記者蔡紫旻 陳起拓)

“分內事”“分外事” 事事上心

早上8點,指揮調度三科科長吳慧姣與夜班同事交接班后,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白班從早上8點到晚上7點,夜班從晚上7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這樣的生活,已經(jīng)持續(xù)了16年。”她指著正在忙碌的其他同事告訴記者,指揮情報中心和其他科室之間的流動性較小,很多老同事都在這里待了10幾年。

吳慧姣每天的工作,是負責指揮中心大廳后臺的日常調度。接線員接到的警情,顯示在她的電腦上,等待被派往各處。

這幾年,隨著市民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報警移車電話日漸增多,指揮中心一天能接到400多次此類電話。“接到每一個移車電話,我們都要在后臺做大量工作,有時候還會遇到車主不接電話,或者在睡覺怎么都打不通電話,甚至有車主留的是車行的電話。聯(lián)系不上車主移車,報警人也著急,不停給我們打電話。”每當這種時候,工作人員只能一邊安慰報警人,希望他們耐心等待,不要占用有限的報警電話資源,一邊想盡辦法聯(lián)系車主。

日常接警過程中,求助類信息數(shù)量眾多。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這類報警電話往往沒有清楚的地點,接線之后,后臺工作人員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縮小范圍,而后才能進入調度程序,接到線索的派出所干警,仍需要花很多時間,甚至是“地毯式”的尋找。即便調度完畢,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沒閑著,他們背地里做了不少“分外事”。比如,最近一段時間老人走失的警情不少。許多走失老人表述不清,不僅讓報警人犯難,也讓接線員牽腸掛肚。“本來,接線、調度之后,我們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但是實際上,大家還會做諸如幫忙發(fā)微信、微博、定位等許多工作。”吳慧姣說,這些自發(fā)的尋找行為,雖增加了工作量,但與老人平安到家的喜悅相比,實在算不了什么。

私事為公事讓步 心有歉疚

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也是接線與調度的高峰期。傍晚6時許開始到8時許,人們紛紛往家趕,指揮情報中心的工作人員卻忙得不可開交。“鯉城、豐澤、洛江、開發(fā)區(qū)、臺商投資區(qū)這五個區(qū)域內的警情都會被接到這里,”指揮情報中心副主任王小明說,指揮情報中心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工作時間長、工作內容枯燥,這并不算是“好差事”,幾乎每個工作人員背后,都有強大的“親友團”支持。

吳慧姣的丈夫也是一名警察,在南安市交警大隊工作,結婚這些年,每個春節(jié),夫妻倆都在思考著如何錯開值班。“我的白班夜班是固定的,沒法調整,我丈夫一值班就是24小時,為了配合我,他盡量把值班時間與我的錯開,如果實在排不開,就把孩子送到我媽媽家里。”今年除夕,吳慧姣上白班,丈夫值班,晚上7點下班后,她帶著兒子回了娘家。“別人家的節(jié)假日正是團聚時刻,我家的節(jié)假日,為了錯開時間陪兒子,夫妻倆反而很難見到面。”

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們,心里都藏著一份對家人的歉疚。吳慧姣的兒子從一年級開始,被送進了托管班,家里沒人做飯的時候,他就煮方便面吃。對于她和大多數(shù)同事而言,孩子上學后,不是送到托管班,就是要麻煩老人帶孩子,這是“兩班倒”工作無奈的選擇。臺風“莫蘭蒂”登陸那夜,正逢吳慧姣和丈夫值班,她守在指揮中心大廳工作之時,接到了丈夫同事打來的電話,“他們說我丈夫得了腸胃炎,住院了。”風雨之夜,報警電話被打爆了,警情一條接著一條,吳慧姣在泉州的指揮中心大廳內忙碌著,只能等下了班,冒雨趕到南安的醫(yī)院照顧丈夫。“臺風那幾天,我在泉州市區(qū)與南安兩頭跑,真是有點繃不住。”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數(shù)字福州攜手昇騰、DeepSeek,共繪 AI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