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好險!6齡童誤吞3顆強磁性磁力球 9天后手術取出

9天后手術取出,醫(yī)生提醒家長注意引導孩子辨別危險物品,誤食異物盡早就醫(yī)

海峽網9月14日訊 (泉州網記者 許奕梅 通訊員 何毓慧 文\圖)日前,6歲的小濤(化名)被送進泉州市兒童醫(yī)院的手術室,醫(yī)生從他的腸道內取出了3顆直徑5毫米的磁力巴克球,這是一種帶有磁力的金屬球,會吸附在一起。磁力球被小濤誤吞后,在他的體內留存了9天才最終被順利取出,險些造成孩子腸穿孔和腸梗阻。

好險!6齡童誤吞3顆強磁性磁力球 9天后手術取出

6齡童誤吞3顆強磁性磁力球 9天后手術取出

好險!6齡童誤吞3顆強磁性磁力球 9天后手術取出

色彩艷麗的磁力巴克球,很多孩子喜歡玩。

好險!6齡童誤吞3顆強磁性磁力球 9天后手術取出

兩顆磁力球在孩子十二指腸內,還有一顆已滑落。

放學后大量飲水 只因吞下小磁力球

小濤是南安人,因為父母都在晉江務工,他也跟著在晉江讀書。9月3日,是全市中小學生開學的第一天,小濤也開開心心地跟著同學們進入晉江一小學就讀一年級。

可是第一天放學回家,小濤的父母就覺得孩子有些異樣,看孩子一回到家就不停地在喝水。小濤的父親詢問了一下,但孩子一直支支吾吾。最后,小濤才吞吞吐吐地說出自己吞了3顆磁力巴克球,感覺一直卡在喉嚨里吞不下去,就一直想喝水。

小濤的父母從未給他買過磁力球玩具,也不清楚那是什么。他們通過網上查詢得知,磁力巴克球由多個帶有磁性的金屬實心圓球組成,能夠分解組裝,外形精致,具有強磁特性,是小學生喜歡的一種玩具,平時學生們喜歡拿著組合起來的各種造型球在嘴邊和鼻子上扮動物。

磁力球無法自行排出 9天后做手術取出

當天小濤可以正常進食,但父母擔心他的身體,帶著孩子到當地衛(wèi)生院檢查。

小濤父親說,當天小濤并未出現異常癥狀,但拍片看到,磁力球在小濤體內十二指腸的位置,醫(yī)生建議先觀察,讓孩子吃一些易消化的東西,看能否自行排出。一直到9月7日,磁力球也沒有排出,再次拍片后發(fā)現,球依舊在原來位置。9月8日,小濤被帶到泉州市兒童醫(yī)院就診,醫(yī)生建議先觀察3天。3天后通過胃鏡探查發(fā)現,磁力球還在十二指腸位置,但只看到兩顆,還有一顆沒看到。兒外科副主任醫(yī)師位永娟表示,擔心那顆未發(fā)現的磁力球可能造成孩子腸穿孔,決定對孩子進行微創(chuàng)手術探查,取出磁力球。

9月12日,經過手術,三顆磁力球被取出。幸運的是,磁力球并未造成孩子腸梗阻或穿孔。

讓孩子遠離危險玩具 誤食異物盡早就醫(yī)

位永娟介紹,像小濤這樣的病患并非個例。就在去年,有一名孩子也吞食了6顆的磁力球,后導致腸梗阻及穿孔,好在治療及時,孩子最后康復出院。

據了解,泉州市兒童醫(yī)院每年接診的誤食異物或有毒液體的患兒有200多例。還有很多家長到醫(yī)院后,自己都不確定孩子有沒有誤服。此外,誤服各類強堿強酸溶液也十分常見。

在此,醫(yī)生提醒,如果兒童誤食異物,只要當時未發(fā)現嗆咳、呼吸困難等窒息缺氧表現,就不必過分緊張,也不要催吐,因為催吐有時反而會讓異物誤吸入氣管。如果家里有年齡小的孩子,一定要把藥物、強酸強堿、帶有腐蝕性的東西放置到孩子不容易接觸到的地方。日常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一些潛在危險,降低孩子誤食的可能性。如遇突發(fā)情況,盡早送到相關的醫(yī)療機構,讓專業(yè)人士救治。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