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把假藥當真藥賣,把保健品也當藥賣,還把員工“包裝”成醫(yī)生,專門對老年人下手。近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王成全公開宣判了這一案件。

2011年、2012年,周某和鄭某共同出資成立了兩家公司,一家經營范圍包括批發(fā)兼零售預包裝食品等,一家經營范圍包括健康咨詢服務(不含各類醫(yī)療、門診、銷售藥品、心理咨詢)等。成立之后,他們聘了一批話務銷售員。經過公司培訓,這些話務銷售員變成了電話里的“醫(yī)生”。

這兩家公司在明知一些產品未取得藥品批準文號的情況下,竟通過廣告夸大產品的功能。經廈門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認定,這三種產品均應按假藥論處。

在銷售假藥的同時,公司也賣真藥,不過,公司通過廣告夸大了一些藥品的療效。周某和鄭某坦言,公司確實存在將保健品食品當做藥品銷售的行為。

據介紹,這兩家公司藥品銷售的目標主要是老年人和關注保健的人群。

在規(guī)避監(jiān)管方面,兩公司也是煞費苦心,分別將經營與發(fā)貨分開。“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還放假,并在公司內安裝監(jiān)聽、監(jiān)控設備,規(guī)定不能給陌生人開門等。

經查,兩公司違反國家對藥品管制的規(guī)定,銷售假藥金額分別達152萬余元、223萬余元;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情況下,非法銷售藥品金額分別達2170萬余元、142萬余元。

近日,廈門中院二審判決,認定兩家被告公司犯銷售假藥罪和非法經營罪,分別判處兩家公司罰金人民幣800萬元和300萬元。周某犯銷售假藥罪和非法經營罪,數罪并罰,執(zhí)行有期徒刑15年,罰金人民幣140萬元。鄭某犯銷售假藥罪和非法經營罪,執(zhí)行有期徒刑15年,罰金人民幣130萬元。

另17名被告人也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分別被處罰金。

責任編輯:林航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中國移動“新動力量”宣講:解碼具身智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