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平潭新聞
分享

平潭水仙花,何日香飄四海?

精美的平潭水仙花雕刻作品

核心提示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平潭君山腳下的君山村,只見60畝水仙花田錯落分布,長勢喜人。

在君山村柳厝底,有著30多年種植經驗的花農馮春俤正彎著腰,仔細察看球莖長勢。他告訴記者,自己共種植10多畝水仙花,主要是將花球賣給平潭水仙花開發(fā)有限公司進行商品化培育,一年能掙八九萬元。“平潭水仙花,可是從我們村發(fā)跡的!”說起水仙花,老馮語氣中帶著一絲驕傲。

平潭四面環(huán)海,其獨特的海洋性氣候,造就了水仙花球緊實飽滿、花期長、株型矮壯等優(yōu)質特性。因此,平潭水仙花被賦予了“水仙花王”的美譽。

事實上,平潭水仙花曾經歷輝煌,卻也一度伴隨著市場驟變而跌入低谷。近年來,當地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水仙花特色產業(yè)發(fā)展,為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增添一張“金名片”。據統(tǒng)計,2023年當地共種植約400畝水仙花,產量超500萬粒。

盛極一時

天鵝飛舞、孔雀開屏、龍舟起航……前不久,平潭綜合實驗區(qū)第六屆花卉展銷會暨平潭水仙花節(jié)落幕,其間300盆造型各異、活靈活現的水仙雕刻作品爭奇斗艷,前來采購賞花的市民和游客絡繹不絕。

在平潭,很多人對水仙花有著特殊的情結。據《福建府縣志輯》記載,清乾隆時期,就有以“金盞銀臺”為名的水仙被記入在冊。據考證,最早的野化水仙是從海上漂泊到平潭君山,并逐漸融入當地水土,距今已有約300年。

后來,居住在君山附近的村民發(fā)現,每到寒冬臘月,行至山坡、田埂、溪流處時,總是未見花兒先聞花香。湊近一看,成片純白色的水仙競相開放,蔚為壯觀。當地人如獲至寶,每逢花期都會整筐挖回村中分發(fā),用來裝扮廳堂宅院,大家還給它起了一個接地氣的名稱——“金帶來”,寓意著好兆頭。

1978年,時任平潭縣企業(yè)局局長馮立朝把平潭野化水仙花球莖送至廈門市園林部門鑒定,并被確認為中國水仙花優(yōu)良品種。此后,當地政府著手對野化水仙花開展人工馴化、復壯,并進行試種。

成果是喜人的。1980年6月,經驗收,平潭水仙花商品率達到90%以上,出口合格率達65%以上。后來,平潭建起了水仙花培育基地,還被原國家計委、農業(yè)部列為水仙花商品生產基地。

上世紀90年代起,平潭水仙花屢屢登上海內外花卉園藝展會,并斬獲多項國際級、國家級和省市級獎項。在1992年舉辦的香港國際花展上,平潭水仙花榮獲“最佳展品獎”。

很快,平潭水仙花迎來了發(fā)展黃金期。2003年,平潭水仙花種植面積突破1000畝。彼時,有幾名平潭花農抱團發(fā)展,把水仙花賣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成為各地年宵花卉的熱門品類。不僅如此,在中南海、人民大會堂等重要場所,以及春晚等重要場合,也能看到平潭水仙花的倩影。2013年1月,平潭水仙花經核準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品牌支撐、市場引導,平潭水仙花發(fā)展陷入困頓,導致種植面積銳減。數據顯示,2007年,平潭水仙花種植面積僅余150畝,到了2016年竟不足60畝,瀕臨銷聲匿跡的境地。

重獲新生

拯救平潭水仙花,迫在眉睫!

2009年綜合實驗區(qū)成立,平潭迎來“千年一遇”的發(fā)展良機。乘著開放開發(fā)的東風,平潭水仙花產業(yè)再度進入大眾視野。

去年11月,20多名在閩臺胞齊聚君山村,參加水仙花文化節(jié)之兩岸“花”會。這些臺胞大多從事農業(yè)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等工作,他們現場觀摩水仙花雕刻技藝,與花商、花農交流,探尋合作機遇。

以花為媒,以節(jié)會友。在平潭,水仙花文化節(jié)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會展品牌,旨在為經銷商、花農、花企搭建集商貿洽談、市場考察、行業(yè)交流等為一體的互動交流平臺。

這只是一個縮影。

近年來,平潭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扶持水仙花種植、培育等項目發(fā)展,推動水仙花走向商品化、規(guī)模化、精品化發(fā)展道路。

早在2017年,平潭綜合實驗區(qū)就出臺《扶持平潭水仙花產業(yè)發(fā)展實施意見》,提出自2018年起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協(xié)會和龍頭企業(yè)產、供、銷平臺建設,以及原生種保護、技術研究、人才培養(yǎng)等工作;翌年,平潭綜合實驗區(qū)花卉協(xié)會成立,專門為花農提供相關服務;同年底,平潭水仙花力壓群芳,榮登實驗區(qū)“區(qū)花”評選榜首……

利好消息接踵而至,讓花農們看到了新希望,紛紛加入復耕的隊伍中。得益于此,平潭綜合實驗區(qū)水仙花種植面積顯著提高,從2019年的200畝擴大到了2021年的380畝。

怎樣讓“平潭水仙花”這一品牌叫得更響?聚焦樹立標準化的品牌管理制度,平潭嚴格做好水仙花貯存、多花處理、分級包裝、地理標志使用和運輸工作,并逐步建立起“商標+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動蒼海村等水仙花種植村的土地流轉,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此外,當地還聯(lián)手非遺匠人,研發(fā)水仙花貝雕等文創(chuàng)產品、伴手禮,讓曾經蜚聲各地的平潭水仙重回市場。

作為最早使用“平潭水仙花”地理標志商標的企業(yè)之一,平潭綠聯(lián)綠孚水仙花發(fā)展有限公司正計劃推出以“綠孚”品牌水仙花為中心的線上銷售平臺,開發(fā)更多受年輕人歡迎的水仙花快消品。“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這幾年我們的水仙花產量逐年提高,目前種植面積達100多畝,還攜手平潭三特伴手禮發(fā)展有限公司打造商務禮盒,持續(xù)開拓推廣渠道,生意蒸蒸日上。”公司總經理丁正華說。

科技助力

隨著平潭水仙花產業(yè)重新“綻放”,水仙花種源的保護和繁育工作也被推上日程。

最近,平潭綜合實驗區(qū)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局林業(yè)管理處工程師張麗花很是忙碌,一邊要加緊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水仙花抗病能力,一邊還要推進平潭水仙花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落地,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當當。

張麗花是愛花之人,也是區(qū)級科技特派員。“從花球變成水仙花,這個過程很繁雜,需要經過‘三種三收’。”張麗花介紹,“經過晾干、分級、入庫、越夏休眠等一系列程序后,水仙花花球方可成為商品球,每年冬春銷往全國各地。”

為了克服平潭水仙花產量低的問題,2019年初,平潭綜合實驗區(qū)花卉協(xié)會籌資建設冷藏庫和陽光棚,培育能夠四季開花的水仙花,試驗培育多批成品花球。

根據水仙花的生長特性,張麗花等當地技術人員陸續(xù)進行了一系列試驗,經過對溫度、光照等進行反復調控,探索出讓水仙花四季開花的技術。2019年6月和2021年6月,可四季開花的平潭矮化多花水仙花分別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和上海“全國第十屆花卉博覽會”上收獲“金獎”殊榮。

下一步,平潭將加快推進水仙花原種保護區(qū)域建設,建立水仙花專題展示館,并將其打造成為平潭水仙花品牌宣傳和科技研發(fā)基地,不斷強化專業(yè)團隊技術支撐,助推平潭水仙花再現輝煌。(本報記者 張哲昊 程枝文 通訊員 林君斌 陳瀾清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閩韻流芳·共慶華誕”新中國成立75周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