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家住重慶巴南的24歲小伙王浩(化名)今年5月被醫(yī)院確診患上尿毒癥,向社會募捐,先后收到善款87226元。近日,曾捐助善款的莊先生稱,他發(fā)現(xiàn)王浩買了一輛新的SUV,最低售價都要11萬多元。王浩這一舉動讓捐助者很不解甚至氣憤:怎么有錢買車沒錢治病?哪來的錢買車?雖然后來證實,王浩確實患有尿毒癥,他稱,買車錢是找親戚借的,準備跑滴滴打車來賺錢治病。對此網友爭議依然很大,這到底是騙捐還是自強的表現(xiàn)?

事件:網友自稱患尿毒癥獲捐8萬 花10萬買新車跑滴滴

據(jù)報道稱,莊先生是王浩的朋友,今年6月10日突然發(fā)現(xiàn)王浩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個募捐鏈接,點進去一看,竟是王浩患了尿毒癥,正在通過一網絡募捐平臺募捐,募捐目標是50萬元。

該網絡募捐平臺上一條募捐信息稱,去年底,王浩從重慶前往東莞打工,今年5月31日被當?shù)蒯t(yī)院確診患上尿毒癥,由于無力支付巨額醫(yī)療費用,不得已向社會募捐。募捐信息后面,附有幾張王浩在醫(yī)院的照片及其身份證照。經調查,共有1674人通過該平臺捐款,王浩籌集到87226元。

莊先生稱,他看到這則募捐信息后,就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不少好友給王浩募捐,共捐了四五千元,其中他自己捐了300元。莊先生說,自己才工作沒多久,工資只有3000元左右,300元雖不多,也算盡一點綿薄之力。6月下旬,王浩回渝就醫(yī)。9月13日,莊先生發(fā)現(xiàn)王浩在朋友圈發(fā)了幾張照片,顯示其和母親一道在4S店提一輛SUV車。王浩還高興地表示,家中新添成員,空間很大,滿足一家的需求。莊先生當時就疑惑了,王浩不是沒錢治病嗎?怎么有錢買車了?莊先生查詢了王浩所提SUV,最低售價都要11萬多元。

莊先生感覺自己受了欺騙。隨后,莊先生通過微信質問王浩,王浩稱捐款并沒有動,買車的錢是找親戚借的。“我質問他,募捐時不是說已經山窮水盡了嗎,這不是欺騙大家嗎?結果他就把我拉黑了。”莊先生說,另外幾個朋友也通過微信、QQ和手機質問王浩,結果全被拉黑。

莊先生將事情經過以及與王浩的對話截圖發(fā)到網上,公開質疑王浩是否患尿毒癥、是否騙捐。莊先生的質疑獲得不少網友響應。

據(jù)報道稱,事后通過醫(yī)院方面查詢,王浩6月后確實在該醫(yī)院做透析治療。但王浩母親蔡女士卻稱,買車的錢是找親戚借的,并沒有動用募捐的款項,捐款全都用于治療。王浩也表示,家里經濟壓力很大,而自己的病需要長期透析,募捐的錢肯定不夠,所以才借錢買車準備跑滴滴打車賺錢,以減輕家里壓力。

爭議:這是騙捐還是自強?

王浩再三表示自己買車是為了跑滴滴打車賺錢改善一家人的生活,買車的錢也是親戚借的,并沒有挪用善款。莊先生也表示,既然王浩是真的病了,此事就告一段落。但此事依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網友和市民對此紛紛發(fā)表不同的觀點。

王浩再三表示自己買車是為了跑滴滴打車賺錢改善一家人的生活,買車的錢也是親戚借的,并沒有挪用善款。莊先生也表示,既然王浩是真的病了,此事就告一段落。但此事依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網友和市民對此紛紛發(fā)表不同的觀點。

聲音一:拿救命錢改善生活讓人寒心 治病的錢不應該作他用

網友@ 于軍認為:“大凡求助募捐,自然是家徒四壁、囊中無錢,求助募捐的錢只能用來治病救人或濟困扶危,不可以也不應當挪用于別的地方,更別說用于高消費了。”他說,如果求助募捐的錢被挪用于買價值10余萬元的轎車,起碼說明求助募捐者還沒達到求助募捐的份上,不應當求助募捐?,F(xiàn)如今,若人們看到自己省吃儉用的捐款沒被求助募捐者用于治病救人,其心情可想而知。他說“治病的錢就應該用來治病,要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應該憑自己能力自己賺錢,而不是靠他人捐助。不管他買車是不是為了賺錢,他的做法也讓人難以理解。”

在解放碑工作的蔣女士看來,她完全無法接受募捐者拿救命錢改善生活。她認為,求助募捐的錢若被挪用于買價值近10萬元的轎車,無疑是對善心的欺騙、褻瀆和踐踏,是對眾多捐款者愛心的傷害。“大家捐的是救命錢,是應急的,如果拿這個錢買房買車,被人知道后,會寒了愛心人士的心。一旦今后再有類似慘劇,大家很可能就見死不救了。”她說,這幾年,國內慈善事業(yè)遭遇信任危機,比較脆弱。這樣的事多了,會讓社會慈善事業(yè)的公信力雪上加霜,誰還愿意捐款?

聲音二:買車是為了賺錢生活 若能解決問題也是值得諒解的

網友@ 飛羽飛卻對王浩的做法表示理解:“平心而論,我一點都不懷疑王浩購買轎車確實用了部分善款。”他說,為了后續(xù)治療以及維系整個家庭生活,能夠自主決定工作時間的“滴滴打車”無疑是最恰當?shù)倪x擇,盡管收到的8萬元善款滿足了王浩暫時的治病需求,但后續(xù)治療費用依然是未知數(shù),王浩即使動用了少部分暫時“富裕”的善款,同樣也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后續(xù)治療,畢竟不能一直找人捐助。

家住九龍坡的鄭先生也表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尿毒癥需要長期治療,當事人買車跑滴滴,也不失為賺錢治病的法子,也算一種自強的表現(xiàn)。捐助者不可能幫助受助者一輩子,捐助者也是獻出自己的愛心,想讓受助者過更好的生活。

律師說法:捐助者認為受騙可取消贈與 但需提供相關證明

上海錦天城(重慶)律師事務所李炎律師表示,類似于“善款購車”的質疑并非個例。捐助者如果認為自己受了欺騙,可與受捐助者協(xié)商,如受捐助者同意退還捐贈款項,則無問題;如受捐助者不同意退還捐贈款項,而捐助者認為受到欺詐,則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贈與,即要求受捐助者退款。

上海錦天城(重慶)律師事務所李炎律師表示,類似于“善款購車”的質疑并非個例。捐助者如果認為自己受了欺騙,可與受捐助者協(xié)商,如受捐助者同意退還捐贈款項,則無問題;如受捐助者不同意退還捐贈款項,而捐助者認為受到欺詐,則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贈與,即要求受捐助者退款。

但與此同時,捐助者需提供證據(jù)以證明如下事實:捐助者捐贈本意為受捐助者提供治療費用、捐助金額以及受捐助者系利用捐助者捐助的治療費用購買車輛。

延伸:《慈善法》9月1日實施 禁個人募捐不禁個人求助

為何募捐者王浩買車的事情引來如此軒然大波,歸根結底是公眾對公益慈善受助透明與監(jiān)督的焦慮。而網絡募捐因為低成本、高效率、傳播面廣,讓民眾的慈善參與度得到了極大提高,但隨之而來透明度欠缺的問題也逐漸暴露。針對此問題,今年9月1日,備受期待的我國首部《慈善法》正式施行。

《慈善法》規(guī)定,禁止沒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個人和組織公開募捐,但不禁止個人求助,換句話說,如果只是為了解決自己或自己家庭成員的困難而籌款,《慈善法》不禁止,朋友圈里的個人求助眾籌正屬于這一范疇。

責任編輯:黃小群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