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83歲阿姨苦尋杭州初戀 等來老人離世半世紀消息

孟四哥舊影

83歲阿姨苦尋杭州初戀 等來老人離世半世紀消息

丁阿姨舊影

11月29日9:56,劉女士來電:我是沈陽遼沈晚報的記者,想與貴報合作尋人。沈陽一位叫丁世娟的老人,目前生活在敬老院,她想尋找身在杭州的孟慶恩老人,兩位是同學。孟慶恩大約80多歲,她們曾一起在上海讀書,孟慶恩的哥哥是丁阿姨的初戀情人……他們60多年沒聯系了,最近,打聽到孟慶恩在杭州生活,丁阿姨很想找到她。

影院里他悄悄把手伸過來

我心里甜甜的

這是他們今生最近的距離

1951年夏,17歲的女孩丁世娟平生第一次離家,到了沈陽。

“我到了沈陽就跟他通上信了,我是他妹妹的好朋友,能有這么一個熟人說說話、傾訴傾訴,他可能也很開心。”丁阿姨說,孟四哥當時也在沈陽的一處軍用機場服役,是個空軍地勤兵,負責飛機的修理養(yǎng)護工作,他鄉(xiāng)遇故知,兩人通過書信互相傾訴,互相安慰,關系一下子拉近了。

后來丁阿姨分配到沈陽市稅務局工作,上崗的第一個周末,孟四哥來了,一身軍裝,英姿颯爽。

見面的那一刻,丁阿姨說自己一輩子都忘不了。

“部隊紀律嚴,對戰(zhàn)士談戀愛尤其不允許,也不許戰(zhàn)士單獨離營,所以他每次來,都拉著一個看起來很老實的戰(zhàn)友一起。寢室里說話不方便,街上又無處可去,我們三個只能排成一排軋馬路。你想想,他那個戰(zhàn)友在,我多尷尬,話都不好意思說。”隔著電話,還是能聽出丁阿姨的幸?;貞?。

就這樣軋了幾次馬路后,她跟他互相交換了照片,他給她的是一張2寸照,背后寫著“小娟留念,嘉嘉(他的乳名,只有家人才這么叫)”。

“后來我們有回一起去看電影《小二黑結婚》,開場后燈全關了,他悄悄把手伸過來,拉著我的手。我心里甜甜的,沒有縮手。他怕影響不好,又把帽子脫下來,蓋在我們手上,那是夏天,手汗一下子就出來了,但我們倆都沒舍得伸手擦……那一次也是我們離得最近的一次了。”

從劉女士口中得知,他們近幾天打聽到沈陽丁阿姨尋找的同學孟慶恩在杭州,現居朝暉大家苑一帶。

派出所民警也幫忙熱心查實,有一位年齡相符的孟慶恩,住址確實在大家苑。上周我找到該社區(qū),工作人員聽了我的描述,證實有位孟慶恩老人住在這里。

我大喜過望。然而工作人員很遺憾地告知,孟慶恩老人前不久剛剛離世……

直到他離開那個城市

17歲少女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意

“我想找的,其實是我的初戀。打聽到他妹妹孟慶恩在杭州,我想她肯定知道他的下落。我跟孟慶恩小時候也是情同姐妹的。”電話里,丁阿姨說。

丁阿姨今年83歲,出生在上海英租界,父親經商,家境優(yōu)渥,上小學時,一家人搬到了徐匯區(qū)的天主教堂旁居住,小學念的是教會女校,初中則進了一家離家不遠的私立學校,初一那年,和同學孟慶恩成了閨蜜。

記憶中的孟慶恩文靜懂事,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教授。

去孟慶恩家里玩的次數多了,丁阿姨遇到了孟慶恩的四哥。丁阿姨和孟慶恩同年,四哥比她們大兩歲。

“光芒四射。”丁阿姨說,用這四個字形容孟家四哥一點都不過分,他開朗樂觀,英俊高大,熱情又紳士,是當時女生們仰慕的風云人物。

“我那時年紀小,還不是完全開竅,雖然也暗暗喜歡他,但還沒到男女之情的地步。”

直到幾年后,孟四哥突然決定去東北當兵,離開了上海,丁阿姨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意。“天天心不定,想跟他在一個城市。”

正巧那年東北財專也到上海來招生,她立刻就報了名。

她結婚那天

他送來一條繡滿了小花的毛毯

轉身走后再無音訊

一年后,兩人莫名其妙吵了一架。

“也是周末,他又來找我,兩個人說得高興,他在那兒臭美,說部隊里好些個女兵追他,有個文藝兵還長得特別好看。我本來也不在意的,結果他居然顯擺起來,掏出一張那個女兵的一寸照給我看,我說你這是什么意思呢?你要是對人家沒意思,接受人家的照片干什么?他啞口無言。我又問他我的照片他弄哪兒去了,他低著頭說讓戰(zhàn)友們搶去了,把我氣得!甩門就走了。”

冷戰(zhàn)就此開始,讓丁阿姨沒想到的是,這場冷戰(zhàn)竟持續(xù)了60多年。

那之后,孟四哥沒再來信,也沒再來稅務局宿舍看過她,她慪著氣,也不主動理他。

“再后來……我就結婚了。”那是在1953年。

結婚那天,孟四哥來了,軍帽壓到了眉毛上,一句話沒說,臨走把她叫到一邊,送了一條深灰色、繡滿了小花的毛毯。

“我差點哭出來。我們談朋友的時候,一起看過一本國外的愛情小說,名字記不太得了,結局里男女主角沒法廝守,男主角就送了一朵灰色的玫瑰花給女主角……”

“我送他出門,外頭巷子里沒路燈,我拿一個電筒給他照亮,他說了一句‘小娟,我們倆的事,都怪我,是我對不起你。’說完轉身走了。這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

這之后,再也沒了他的音訊。

孟四哥已離世半個世紀

昨天丁阿姨收到他外甥女的信

偷偷哭出聲……

大家苑工作人員查到了孟慶恩女兒葉女士的電話,對她說明了情況。葉女士說想見見我。

“你們在找的孟慶恩,確實是我母親,這位孟先生,也的確是我小舅舅。”葉女士50多歲的樣子,眉眼間,跟照片中年輕時的孟先生很是神似。“這位丁阿姨,我小時候并沒有聽母親提過。不過她說的這些情況,就我所知,應該沒有什么出入。”

葉女士傷感地說,母親是今年8月因肺炎引發(fā)急性腦膜炎去世的,小舅舅走得更早,1966年就已不幸離世,那時才34歲。

“我母親是機關單位退休,一生平安。小舅舅的經歷我不是太了解,因為我小時候他就不在了,對他的印象比較模糊,只知道他是空軍系統(tǒng)的,是在上海離世。”

對丁阿姨的那份思念,葉女士表示很理解。她說她會把母親、舅舅的狀況寫在一封信里,給丁阿姨寄去。

昨天,丁阿姨通過遼沈晚報收到了這封信。

最后一別13年后,故人逝去,至今已半個世紀!當年的發(fā)小如今也已和自己陰陽兩隔……讀信時丁阿姨眼眶紅了又紅,當著大家的面,她沒哭。

可是聽敬老院的工作人員說,她回房后,還是偷偷地哭出了聲。

傍晚,我再次給丁阿姨去電話,她仍沉浸在悲傷里。“這么年輕……我希望他泉下有知……

電話里傳來輕輕的啜泣聲,丁阿姨謝了我,掛了機。

責任編輯:楊林宇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與“泥”相約 樂享創(chuàng)造——閩侯縣實驗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