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建筑工人工資“秒殺”白領?有人最高月入3萬

成都建筑工人工資

月收入

5000-8000元 約占40%

8000-12000元 占20%

12000元-20000元10%

緊俏工種

鋼筋工、瓦工、水泥工、木工等

人均收入8300元/月

稀缺人才

技術好的漆工:

日工資高達700-800元

工齡2年以上的木工:

最高收入1.7萬元/月

(以上部分數據源自某知名招聘網站)

據某知名招聘網站統(tǒng)計數據,2017年成都建筑工人平均工資8300元/月,鋼筋工、瓦工、木工、漆工等技術好的建筑工人特別走俏,月工資輕松過萬。而經理助理、秘書、文員等“白領”的平均工資只有3800元/月,兩者相差懸殊。國家統(tǒng)計局成都調查隊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成都的建筑企業(yè)用工成本增加,技術型人才稀缺是導致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這些工資高的建筑工人大多都是技術要求較高的工種。那么,究竟哪些建筑工人的工資高?哪些工種最“走俏”?技術型人才為何稀缺?來看記者的調查。

記者走訪

工地漆工最高月入3萬 最低也在8000元以上

對該招聘網站上發(fā)布的職位信息顯示,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今年46歲的周中貴是一名漆工,就職于東門的崔家店附近某工地。“活兒根本就干不完,每天不歇氣。”周師傅告訴記者,從春節(jié)到現在,他跑了20多個項目,“一個月最高的時候有3萬元收入,最低也在8000元以上。”周師傅說,他做漆工這一行已經18年,是“老司機”,不愁沒活兒干。

記者發(fā)現,該招聘網站上公布的成都行政、秘書文員等崗位,有七成以上在2000-5000元,5000-8000元的僅占不到兩成,平均工資3800元/月,與建筑行業(yè)收入相比瞬間被“秒殺”。“最低的普工都要4000多元,平均都在8000元以上。”成都某建筑勞務公司負責人徐國全告訴記者,即便沒有給工人買“五險一金”,建筑工人的用工成本依然高出其他很多行業(yè)。

市場現狀

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種缺人 木工工資最高1.7萬元/月

“技術好的漆工確實比較俏。”成都一家勞務公司的負責人謝先生告訴記者,一般的漆工師傅日工資在300至400元,而能做“真石漆”等難度系數高的師傅卻很少,這類師傅的日工資高達700-800元,比普通漆工多出1倍左右,對于勞務公司來說,這類技術型工人的用工成本較高,也越來越難找。

徐國全也告訴記者,目前技術含量高、操作難度大的工種就比較缺人,除了漆工外,還有模板工(木工)、鋼筋工等,需求缺口都比較大,木工工資最高可以開到1.7萬元/月,“想要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木工,至少需要2年以上,我們最缺的就是木工。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木工工資每年的增長幅度都超過10%,還是缺。”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成都調查隊對10家建筑業(yè)重點信息直報企業(yè)的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成都9家建筑企業(yè)用工成本較上季度有所增加。水電十局、水電五局、成都路橋、四川路橋等企業(yè)反映,技術型人才稀缺是當前建筑企業(yè)用工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型建筑企業(yè)尤為突出。

記者采訪發(fā)現,大多數建筑工人都是“打游擊戰(zhàn)”。據國家統(tǒng)計局成都調查隊的調查,建筑工地上的技術工人任務繁重、壓力大,是導致技術型人才流動性大,出現技術型人才“荒”的原因之一。中小型建筑企業(yè)技術型人才流失率基本保持在每年4%-10%。那么,技術型人才能不能由勞務公司自己培訓?“培訓時間長、成本高,很多企業(yè)都不愿意。”徐國全說。

業(yè)界呼吁

用工荒會越來越明顯

技術型人才應備案共享

“現在建筑行業(yè)從業(yè)人員年齡基本在25-60歲,由于條件艱苦,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從事,當90后、00后逐漸成為建筑主力軍, 用工荒 會越來越明顯。”徐國全坦言。

徐國強建議,建立建筑類高端技術型人才交流中心,運用互聯(lián)網平臺,實現用工方信息和工人信息共享,“用工信息不閉塞了,工人和企業(yè)的選擇性就更大,從而激勵提升整個行業(yè)水平。”徐國強說,對于工人來說,用工信息的聯(lián)網也能使其權益更有保障,規(guī)范行業(yè)用工秩序。

成都另外一家中小型建筑企業(yè)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建議,完善技術人才培養(yǎng)細則,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為企業(yè)減輕人才培養(yǎng)成本與壓力,“對全市建筑類技術型人才進行備案,定期舉辦招聘會,促進企業(yè)與人才間的雙向選擇。”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數讀經濟“新信號”:港口“流量”折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