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集體來到重慶自然博物館參訪。記者 石濤 攝
重慶客戶端-華龍網11月13日14時訊(記者 闕影)如果能復活一只恐龍,你最希望它是誰?“2017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首日行程的第三站來到了重慶自然博物館,開啟了恐龍大復活的探秘之旅。
在自然博物館的恐龍館里,網絡媒體的記者們探尋了恐龍的起源、生活方式、種類、滅絕原因、復活恐龍的方法,驚嘆恐龍的神奇之處。
重慶自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更是讓不少記者嘆為觀止,爭相合影。據了解,這具肉食恐龍骨架全身身長8米左右,高約4米,科學命名為“上游永川龍”,原本生活在1.45億年前侏羅紀晚期,它彌補了我國沒有完整肉食恐龍骨架的缺憾。為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博物館還復原了肉食恐龍的發(fā)掘現場。
重慶自然博物館恐龍廳展示了很多大型恐龍化石。記者 石濤 攝
“在這里,我們更為深刻地體會和理解恐龍這古老且偉大的生命。在欣賞這些標本展品的同時,能透過它們承載的信息與6600萬年前的地球生物進行一次深入對話。真是了不起!”南海網策劃部主任袁昌萍贊嘆道。
“保存得如此完整的恐龍骨架,說明重慶在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面的重視。”人民網記者胡虹說。
記者們仔細聆聽講解。記者 石濤 攝
據重慶自然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肉食恐龍外,館內還有展品8000余件,陳列于恐龍世界(恐龍廳)、動物星球(生物廳)、山水都市(重慶廳)、地球奧秘(地球廳)、生命激流(進化廳)、生態(tài)家園(環(huán)境廳)等六個專題展廳。
博物館基本陳列取材于自然標本及其保存環(huán)境的研究成果,以“主題單元式”、“生態(tài)場景式”、“分類序列式”等表現手法,運用聲、光、電和多媒體技術,綜合了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趣味性。
平日里重慶自然博物館常能迎來“看稀奇”的市民和陪同孩子前來參觀的家長??梢哉f,重慶自然博物館是北碚區(q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一個縮影。
責任編輯:肖舒
- 恐龍?zhí)焯?!《侏羅紀世界2》新拍攝地風光旖旎2017-02-01
- 環(huán)球影業(yè)曝《侏羅紀》游戲商標 或由完美運營2017-01-0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深化供給側改革 創(chuàng)新造就京東方發(fā)展奇跡2017-11-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