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數(shù)碼
分享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fā)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日本楢葉電 - 孩子們在今年春天返回了楢葉。

在地震和海嘯導致福島縣楢葉町北部的核電站反應堆熔毀以后,在四年多的時間里,楢葉町的居民被禁止進入這個村莊。當政府在 2015 年撤銷疏散令時,回到這里的人以老人為主,他們認為冒著殘余輻射的風險返回故鄉(xiāng)是值得的。

日本福島正在復興,核災難六年后一些孩子又回到了這里

本月,孩子們在福島縣楢葉町的一所幼兒園里。政府在 2015 年撤銷了楢葉町的疏散令。圖片版權:Tomohiro Ohsumi/《紐約時報》

四月,在災難發(fā)生六年后,105 名學生在日本學年開始時出現(xiàn)在了楢葉中小學的校園里。

每天早晨,自助食堂的工作人員都會對午餐中使用的新鮮食材的輻射量進行測量。在一些年級,可以容納 30 人的教室里只有 6 名學生在上課。由于初中生數(shù)量太少,他們甚至無法在學校旁邊新建的棒球場上組織起一支球隊。

不過,學生的回歸是這個小鎮(zhèn)正在復興的強烈信號,其中最小的學生是在災難發(fā)生那年出生的。楢葉町位于政府之前在福島核電站周圍劃定的 19 公里的禁入?yún)^(qū)以內(nèi)。

初中校長荒木幸子(Sachiko Araki)表示,學校的重新開放“非常有意義。沒有學校的小鎮(zhèn)不是真正的小鎮(zhèn)”。

日本福島正在復興,核災難六年后一些孩子又回到了這里

楢葉中小學的圖書館。這所學校在建設過程中發(fā)生了核災難,因此工人們只能推倒重來,并將一堆堆泥土移走,以消除這里的污染。圖片版權:Tomohiro Ohsumi/《紐約時報》

新建的二層建筑耗資 1800 萬美元,擁有閃閃發(fā)光的黃金色木地板、寬敞的教室、兩個科學實驗室、一個擺滿新書的圖書室以及一個巨大的籃球館。建筑物后面有一個俯瞰大海的陽臺。

在多種情緒的驅使下,一些家庭做出了返回楢葉的決定。這里一直是一座小鎮(zhèn),災難發(fā)生前只有 8000 多人。到目前為止,只有五分之一的居民返回了家園。

這里已經(jīng)開了銀行、郵局和醫(yī)療診所,但超市仍然處于建設之中。由于各個街區(qū)空置了很長時間,因此街上偶爾會有野豬出沒。

核災難的記憶從未遠去:小鎮(zhèn)周圍的田野里高高地堆積著幾千袋受到污染的土壤,停車場里也布置了輻射計。

災難發(fā)生時,楢葉學校正處于建設過程中。因此,工人們毀掉了剛剛打下的地基,從頭開始了建設。他們將一堆堆泥土移走,以消除這里的污染。

今天,人們會在學校操場和通往學校的道路上定期對輻射進行監(jiān)測。中央政府根據(jù)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的建議,制定了每小時 0.23 微希的最大輻照度,人類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水平的輻射能夠提高患癌風險的具體科學證據(jù)。(微希衡量的是低水平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不過一些教師仍然表示,他們現(xiàn)在非常謹慎。五年級教師北原文(Aya Kitahara)表示,她和同事認為他們不能允許孩子們在美術項目中去街區(qū)里采集橡子或松果,因為他們擔心孩子們會受到小劑量輻射。

附近的一個幼兒園和日托中心建于 2007 年,建設資金主要來自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本月,該中心重新開門。校長早川慶子(Keiko Hayakawa)表示,她感到很吃驚,因為城市在將所有受污染土壤的袋子從鎮(zhèn)上清走之前就匆匆將孩子們叫了回來。

這天上午,一群三四歲的孩子正在一個巨大的游樂場上玩耍,有的人在攀登立體方格鐵架,有的人在騎踏板車,有的人在沙箱里挖土。早川女士表示:“我們不得不開始行動起來,以便盡早讓這里開門,否則我們擔心人們可能再也不會回來?!?/p>

對于輻射接觸量的計算不可能做到精確,他們可能無法探測到由于雨水徑流而在排水溝或其他低洼裂縫處聚積的受污染土壤。患病風險取決于許多變量,包括年齡、活動和基本健康狀況。

東京天普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凱爾·克利夫蘭(Kyle Cleveland)曾經(jīng)撰寫過關于福島災難心理學影響的文章,他表示,“我不想指責任何人故意作假”,不過政府官員“完全有動機對風險程度輕描淡寫,使事情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福島各個城鎮(zhèn)的復興也是中央政府的一項優(yōu)先任務。由于 2020 年奧運會即將在東京舉行,首相安倍晉三希望履行承諾,使福島清理工作“處于受控狀態(tài)”。

楢葉學區(qū)負責人柳井健太朗(Kentaro Yanai)表示:“是否接受當前的環(huán)境的確是每個人的選擇。不過,對我們來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jīng)為降低輻射水平盡了最大的努力?!?/p>

對年輕家庭來說,輻射風險以外的因素也在影響他們是否返鄉(xiāng)的決定。一些人渴望回到幾代人生活的故鄉(xiāng),其他一些人則認為他們可以在楢葉買下更大的房子。

由于國家對于疏散者的補償金即將在明年到期,一些居民在鎮(zhèn)政府或參與重建工作的承包商那里找到了工作。還有一些人成為了東電員工,該公司正在協(xié)調(diào)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大規(guī)模清理工作。

29 歲的大和田鲇香(Ayuka Ohwada)起初認為她和她的家人會留在楢葉以南的磐城市。在疏散期間,許多楢葉居民生活在這座距離楢葉超過 32 公里、擁有 34 萬人口的城市。不過在大和田女士的父母搬回老家以后,她開始在周末帶著 8 歲和 6 歲的孩子回來探望他們。

大和田女士的父母為她提供了建造新房屋的土地。她表示:“我開始想到,鄉(xiāng)村的環(huán)境對我的孩子也許更加有利?!贝蠛吞镌?jīng)是一家便利店的職員,后來在市政府找到了一份工作。她的丈夫在附近一座小鎮(zhèn)上的一家凈化公司工作。她表示,她和丈夫永遠買不起磐城市的獨立房屋。

楢葉町的學校正在盡最大努力為歸來的年輕家庭提供支持。

最初為初中設計的建筑目前也容納了兩所小學。額外配備的輔導員可以通過談話引導學生從持續(xù)的焦慮中走出來。五年級和六年級的班級各有一名教師,所有學生可以獲得平板電腦,午餐和校服也是免費提供的。

日本福島正在復興,核災難六年后一些孩子又回到了這里

楢葉的日托工作人員和孩子。這個小鎮(zhèn)目前擁有銀行、郵局和醫(yī)療診所。不過這里的超市仍然處于建設之中。圖片版權:Tomohiro Ohsumi/《紐約時報》

37 歲的草野由香(Yuka Kusano)表示,在疏散到磐城市的那段日子里,她的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了人比較多的大型班級。不過在四月進入楢葉學校以后,他們獲得了日本學校少有的個體關注。

她的女兒、12 歲的美優(yōu)(Miyu)所在的七年級只有 5 名同班同學,9 歲的兒子龍也(Ryuya)所在的四年級只有 13 名學生。

“這非常奢侈,”草野女士說。不過,由于楢葉的孩子太少,因此她會在周末開車帶龍也去磐城市,以便讓他在一個壘球隊里打球。

一些跡象表明,學生們在災難發(fā)生后的六年時間里經(jīng)歷了一些波折。在最近一次面向家長的演講中,一名梳著厚劉海、戴著黑色大眼鏡的女生表示,她曾飽受頻繁搬家之苦。

她說:“我現(xiàn)在情況不錯。我只想讓我的人生保持穩(wěn)定。”

這種穩(wěn)定是許多擁有小孩子的家庭選擇不回來的原因之一。

佐藤勉(Tsutomu Sato)是一家養(yǎng)老院的經(jīng)理,擁有三個女兒,年齡分別是 9 歲、5 歲和 2 歲。他表示,在撤離楢葉以后,他們搬了七八次家。

日本福島正在復興,核災難六年后一些孩子又回到了這里

楢葉町無人居住的房屋。災難發(fā)生前,這個小鎮(zhèn)只有 8000 多人。到目前為止,只有五分之一的居民回到了這里。圖片版權:Tomohiro Ohsumi/《紐約時報》

佐藤在磐城市湯本街區(qū)買下了一所房屋。他表示:“我只想盡快為我的家庭建立一個落腳點。”他說,每當他提出搬回楢葉的可能性時,他最大的女兒就會哭起來。他的父母和祖母正在楢葉重建房屋,計劃明年搬回去。

在漂泊過程中,他與故鄉(xiāng)維持著強烈的聯(lián)系,并且成立了志愿者組織“楢之葉”(Naranoha),用于舉辦文化活動,將散居在該地區(qū)的前居民聚集在一起。他說,如果他的父母到了身體非常虛弱、無法照顧自己的時候,他會考慮搬回去住。

“不管是否發(fā)生災難,我們都需要根據(jù)情況為我們的人生做出決定,”佐藤說。

楢葉町鎮(zhèn)長松本雪影(Yukiei Matsumoto)表示,調(diào)查顯示,只有不到四分之三的前居民希望最終回到這里。

“為了清除人們的恥辱,我們現(xiàn)在回到了這里,以便向全國和全世界證明,我們的情況很好,”松本雪影說。他也承認,如果沒有更多的年輕人回來,這個小鎮(zhèn)的未來將會非常黯淡。

73 歲的渡邊一成(Kazushige Watanabe)表示,海嘯摧毀了他的家,他的兒子也住在福島縣以外。不過,他仍然回到了這里。

他搬到了市政府在鎮(zhèn)中心一片新區(qū)上建設的一座小平房里。在他的妻子 1 月去世以后,他一直獨自住在這里。

他指向街角的一所房子。最近,一個擁有三個孩子的家庭搬進了這所房子?!拔铱梢月牭胶⒆觽兊穆曇?,這種感覺非常好,”渡邊一成說。

翻譯 熊貓譯社 劉清山

題圖來自 NYT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責任編輯:海凡

最新科技數(shù)碼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中國香港特區(qū)救援隊完成緬甸地震救援任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