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大熱的電視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如今又把火“燒”到了美術專業(yè)考試:中國美術學院國畫專業(yè)的命題創(chuàng)作,引入一首唐代古詩,要求考生在悟出詩意的基礎上作畫。如此不同以往的“驚人之舉”,讓措手不及的考生叫苦不迭;而業(yè)內人士大多認同這一出題方向,認為確有必要回溯傳統(tǒng),只是在施行過程中,尚不可操之過切。
考生傻眼 培訓機構忙“補習詩詞”
相比往年,今年中國美術學院本科招生的考題的確更有文化。與以往提起筆就開畫不同,這回得先讀懂一首唐詩。試題要求考生在兩個半小時里根據(jù)唐代詩人劉長卿《尋南溪常道士》的一首詩:“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完成一幅主題創(chuàng)作,同時以題跋的方式抄錄全詩。
此詩意境甚美,不過,猝不及防的考生顯然難有這般心境,連連吐槽“考場里頭腦發(fā)蒙,與對方游玩山水根本不在一個頻道。”更有甚者感慨,央視熱門綜藝“詩詞大會”簡直無孔不入,連美院老師也成了鐵粉。
“它的考點很多,比如對詩意的把握、書法功力,用意在于評估考生的綜合修養(yǎng)。”中國美院國畫系負責人張谷旻認為,由于不再單純測試造型能力和技法水平,即便考生在考前準備了各種構圖,也不可能“押寶”成功。
“碰到如此靈活的考題,就算提前知曉,也不一定得到及格分。”目前已在中國美院念三年級的胡志勇同學透露,他之前接觸的好幾名考生都難解題意,只能草草在考卷上畫上平時練熟的山水套路了事。而遠在杭州的這場考試也給了千里之外的劉炳坤同學“一記重拳”,今年報考了中央美術學院的他這兩天特意尋來《唐詩三百首》抱起了佛腳,“萬一下月初央美的考卷‘畫風’突變,到時就只有傻眼的份兒了。”
聞訊而動的還有京城的藝考班。近一周望京的好幾家美術培訓機構已經打出了“補習詩詞”的賣點,由于是臨時加開的班級,收費也更貴一些,“來咨詢的考生和家長不少,畢竟他們都不想在詩詞考題面前吃虧。”地處花家地南里的一家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半開玩笑說,讓考生頭疼的這些新招兒,倒是又給了他一條生財之道。
回溯傳統(tǒng) 中國畫考詩詞有千年歷史
愁煞考生的一次試題變革,卻贏得業(yè)內人士紛紛點贊。
“這是挺好的事情,學科的專業(yè)性會更強一些。”青年藝術家劉窗認為,相比近兩年教育部逐步提高對藝考生文化課成績的錄取要求,在專業(yè)課測試中,恢復它原本應有的本源,對于糾偏藝術考試的一些做法,更為迫切。在他看來,如今一些國畫家的作品不僅全無意境,就連偶爾在畫中題寫的幾個字也著實讓人撓頭,“如今中國畫專業(yè)的學生居然連毛筆都不會拿,豈非咄咄怪事?”
根源出在藝術教育模式。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內地高校的美術類招生都是沿襲西方模式,將素描、色彩、速寫作為必考科目,即便擁有千余年歷史的國畫在專業(yè)考試時也是如此,更甭說做到像唐代大詩人王維所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了。“東方和西方分屬不同的藝術體系,東方注重的是線條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油畫家靳尚誼不止一次表達過這樣的觀點,“相對油畫而言,國畫的表現(xiàn)力要豐富得多。”在他看來,如今很多年輕人追捧油畫,輕視國畫,絕非好現(xiàn)象,“說明人的文化素質在下降,丟棄了國畫背后深藏的文化精髓。”
中國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委員朱萬章也為這一嘗鮮之舉叫好,“長期以來我們的藝術考試都只重藝術、技法,不太重視背后的文化,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此次增加詩詞能力測試,顯然是發(fā)出一種信號,讓考生不要忽略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針對有考生認為,院校如此出題,明顯是不按套路出牌,他笑言,在中國畫中考詩詞,絕非新鮮事兒,而是已有上千年歷史的“套路”。他說,宋代畫院考試就有以詩為題選拔才俊的傳統(tǒng),“諸如‘踏花歸去馬蹄香’‘深山藏古寺’這些經典詩文,都曾經出現(xiàn)在千年前藝考生的試卷上。”他希望“這一小步”能成為中國畫教學的一個拐點,讓詩書畫傳統(tǒng)重新回歸國畫創(chuàng)作。
業(yè)內建議 兼顧公平,出題不宜太難
近些年每到藝考季,圍繞藝考的話題就會登上熱搜榜。諸如藝考成了某些人的救命稻草,藝術院校已很難像當年那樣通過考試發(fā)現(xiàn)“好苗子”……
中國美院此番以詩詞入題,顯然就是要通過拓展考查范疇,甄選出創(chuàng)作與思辨皆優(yōu)的“苗子”。“當藝考生不再被看作只會依葫蘆畫瓢的畫匠,當文化修養(yǎng)深厚的學霸也躋身藝考,藝術的春天就真正來臨了。”該校一位長年參與策劃畢業(yè)展的教師說,希望退休前能盼到這一天。
不過,在為考題出發(fā)點叫好的同時,也有人表達了隱憂。
藝術評論家奚耀藝認為,在國畫專業(yè)考試中,添加古詩詞內容,出發(fā)點固然是好,但也沒必要“一刀切”。“對于那些今后有志于以傳承中國古典書畫技法的學生而言,他們可以參與其中,接受遴選;但如果志不在此,更傾向擁抱現(xiàn)代派藝術,就沒必要硬往這條路上闖。”在他看來,即便民國以來的書畫家,除了齊白石、黃賓虹這樣的傳統(tǒng)一脈,也有林風眠、蔣兆和為代表的現(xiàn)代一派。
不過,劉窗并不認同這種一分為二的做法,“即便學生入學后,不以傳承古典書畫技法為方向,也還得有些古典詩詞基礎。畢竟你進入的是大學,而不是技校。”他同時認為,最好兼顧公平的問題,出題不宜太難。藝術評論家廖冬也認為中國美院這回的出題方向沒問題,“對學生而言,對古典詩詞能有所涉獵當然好,但最好在步入研究生階段時強化這方面要求,本科藝考可以將它設為考生的選做題。”
“久未謀面的詩意化考題甫一亮相,便吸引來各方關注,固然不是壞事,但我們更要思考,如此做法是否真正能測試出考生的文化素質。”在中央美院教師吳嘯??磥?,本科依然還只是基礎學習,如果連握筆方式都沒掌握到位,就要表現(xiàn)曲徑通幽的詩意,這與沒學會走路就開始跑,又有何異?在他看來,“好飯要一口口來吃”。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廈門:2018年高中招生方案公布 新增兩所面向全市招生學校2018-01-23
- 三牧中學馬尾校區(qū)今秋招生 滿規(guī)模為18個班級2018-01-23
- 明溪南山遺址入選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2018-01-17
- “專升本”今起報名 22日至25日可辦理現(xiàn)場確認2018-01-16
- 優(yōu)質普高招生計劃至少半數(shù)分配城鄉(xiāng)初中2017-11-11
- 廈門海關在福建自貿試驗區(qū)首創(chuàng)“銀關?!睋DJ?/a>2017-10-11
- 又一廈門自貿區(qū)新政落地漳州2017-08-25
- 全軍武警部隊院校招生結束 共招收約3萬名2017-08-25
- 福建檢驗檢疫局助推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發(fā)展2017-08-25
- 福建自貿試驗區(qū)第11批30項創(chuàng)新舉措評估結果公布2017-08-14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