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最近,在廈門創(chuàng)業(yè)的臺青李東憲成為備受兩岸關注的“網紅”。今年5月,在韓國舉行的亞太地區(qū)大師運動會上,李東憲作為中國臺灣地區(qū)代表獲得了男子45歲及40歲組品勢個人和團體的銅牌。當登上領獎臺時,李東憲將整齊疊好的五星紅旗展開舉起,學著中國隊的標志性動作“口咬獎牌”,露出自豪笑容的一幕,通過鏡頭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引發(fā)廣泛熱議。

“高舉五星紅旗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記在廈門創(chuàng)業(yè)的臺青李東憲

李東憲在領獎臺上舉起五星紅旗。(受訪者供圖)

許多人拍手稱贊的同時也不禁想問:“作為一名臺灣青年,李東憲的愛國情懷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李東憲,聽聽他的心聲與感受。

“這不是我第一次舉五星紅旗”

1986年生于臺灣臺南的李東憲,六七歲便開始練習跆拳道,中間雖然曾經中斷過,但因為熱愛與堅持,最終這項運動一直伴隨著他成長。

“這么多年來,我參加過許多跆拳道比賽,其實這并不是我第一次舉五星紅旗。”李東憲說,“2017年、2018年、2019年,我分別在馬來西亞、日本、海南參加跆拳道比賽時,就高舉過五星紅旗,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時鐘撥回2017年。那年,李東憲參加馬來西亞國際俱樂部跆拳道錦標賽,當時他與大陸的一位選手組合,共同獲得了第三名。在頒獎時,他也曾猶豫要不要舉旗,但當他最終舉起五星紅旗的那一剎那,內心充滿了感動與力量。

“過去,作為一名臺灣地區(qū)運動員,我們只能舉奧委會旗幟,這讓我始終感到自己是無根之木。當我舉起五星紅旗時,內心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實與安心,因為我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可以依靠。”從那時起,李東憲便習慣在比賽時帶上五星紅旗。

此次在韓國參加跆拳道比賽,是李東憲因疫情暫停了3年比賽后首次登場。比賽時,他身上還帶著傷,原本只是想去鍛煉鍛煉,可是眼看著在自己前面出場的3名中國選手成績都不甚理想,李東憲心想:“一定要全力以赴,再怎么樣也要給中國保一枚獎牌。”

隨后,在比賽中,他凝神聚氣一步一步穩(wěn)扎穩(wěn)打,竟然零失誤發(fā)揮,一舉拿下了個人、團體兩枚銅牌。“當成績出來時,我都不敢相信!”李東憲說,再次在賽場上舉起五星紅旗時,他的內心涌動著久違的激動與自豪,“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能為全體中國人爭光,我感到很光榮!”

“越了解大陸,越是認同”

李東憲出生在號稱“民進黨鐵票倉”的臺南市,在“深綠”的氛圍中長大,他也曾對‌大陸感到彷徨與疑惑。直到大學時期,他接觸到了中國近代史,在與同學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歷史資料查閱、探尋、辯論中,第一次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他漸漸意識到臺灣教科書上的內容并不客觀,并不是真實的大陸。

大學畢業(yè)后,李東憲開始從事跆拳道的教學及體育器械運營工作。2012年,他受邀到天津處理公務,帶著好奇心首次“登陸”,此行讓他對大陸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從營商環(huán)境改革到自貿試驗區(qū)遍地開花,從高鐵到手機支付,從‘一帶一路’建設到探索外太空,我時刻感受著大陸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勃勃生機。”李東憲感嘆道,“從大陸的發(fā)展進步,去反省臺灣的不足,我發(fā)現(xiàn)臺灣當政者只在乎政黨私利,沒有真心實意為臺灣百姓著想。對大陸的抹黑和污名化,都是因為這些當權者和‘臺獨’分子害怕民眾看到真實的大陸、害怕兩岸同胞走近走親。”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陸,2012年,他決定從事兩岸體育文化交流,并認識了一位至關重要的大陸朋友——北京市跆拳道協(xié)會副秘書長李超。在事業(yè)和生活上,李超一直關心、支持、幫助李東憲。閑暇時,李超經常跟他講大陸的發(fā)展歷程,并通過參觀學習,讓李東憲了解大陸的經濟社會變化。

“越是了解大陸,我越是認同大陸正在走的道路,一條自力更生、自強自立的發(fā)展道路。”隨著內心的糾結一掃而空,李東憲越來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更對“兩岸一家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由于與家人的理念不同,他這些年幾乎只有在除夕夜才回家。直到2021年,李東憲的母親在彌留之際,與他在視頻電話中說道:“孩子,如果你認為你是對的,那么就努力去做!”至此,李東憲和家人的關系才有所緩和,這也更堅定了他腳下的路,“兩岸早日統(tǒng)一,讓更多臺灣人找到回家的路”。

扎根廈門,用體育搭“橋”

有了母親的支持,李東憲決定在廈門扎根發(fā)展。“廈門是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不僅離臺灣近,有相似的氣候環(huán)境、風土人情,而且還有一系列支持臺胞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好政策,非常適合臺灣朋友來發(fā)展。”這一年,李東憲入駐廈門翔安區(qū),成立了一家體育公司,一方面,繼續(xù)從事老本行,開展跆拳道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從事跆拳道賽事等兩岸體育交流活動。

“我是一個已經‘回家’的人,希望臺灣朋友不要忘記歷史、忘記回家的路。”李東憲發(fā)現(xiàn),目前兩岸民間體育交流活動還比較少,以體育為媒介,多舉辦一些以兩岸民眾特別是青年人為主的民間體育活動,可以拉近兩岸民眾的心靈距離,促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也讓更多臺灣同胞走進大陸、了解大陸,進而才可能像自己這樣看到一個真實的大陸。

心中有光、腳下有路,未來可期。面對島內綠營人士揚言要對他“依法嚴懲”的威脅與恐嚇,李東憲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后一塊拼圖就是‘統(tǒng)一臺灣’,我只是依據自己的內心做出了選擇。”

就像此次在韓國舉行的亞太地區(qū)大師運動會上,李東憲目睹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qū)的選手不分你我,一起在五星紅旗的引領下入場時,在朋友圈發(fā)出的感嘆一樣:“我們一起進場,內心無比激動,我們走在最前端,一起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