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福建日報-新福建3月25日訊(通訊員 林惠卿 林源鑫 文/圖)一脈相承,兩岸同“音”。3月24日,一場兩岸地方戲曲的表演和學術交流會在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基地舉辦。來自臺灣臺北的南樂貞遠社一行12人,與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等當?shù)貞蚯鷪F體歡聚一堂,共敘兩岸戲曲情緣。

一脈相承 兩岸同“音”

兩岸戲曲人同臺表演了南音《魚沉雁杳》《暗想暗猜》《梅花操》和竹馬戲《桃花搭渡》《和尚下山游漳浦》《昭君和番》等傳統(tǒng)劇目,以精湛的演技和優(yōu)美的唱腔,將劇中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生動地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贏得了陣陣掌聲。

一脈相承 兩岸同“音”

南樂貞遠社社長丁松耀、漳浦縣南音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薛淑花和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曾憲林等分別分享了各自對南音和薌劇、歌仔戲表演傳承或藝術研究的心得體會,一致認為閩南的薌劇與臺灣的歌仔戲、閩南的南音與臺灣的南樂、南館本質(zhì)上同為一個劇種,都是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大花園的一朵奇葩。

會前,臺北客人還參觀了漳浦藍氏三杰館、黃道周紀念館和天福茶博物院。交流會上,浦臺青年演員互贈禮物、交換了聯(lián)系方式。此外,漳浦縣有關部門聯(lián)合授予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浦臺同心·兩岸文化交流示范基地”。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碰撞和融合,通過此次活動,不僅體現(xiàn)了竹馬戲和南音的獨特魅力,也為兩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搭建了一座橋梁,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貢獻了力量。

一脈相承 兩岸同“音”

據(jù)悉,漳浦是臺胞主要祖籍地和臺商投資密集區(qū),也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和中國民間藝術竹馬戲之鄉(xiāng)。近年來,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先后赴臺參加兩岸小戲大展、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彰化縣秀水鄉(xiāng)曾厝福德宮傳統(tǒng)藝術交流等活動,先后邀請高雄市仁武區(qū)民軒文化藝術團、陳美云歌劇團、臺灣師范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臺灣南管新錦珠劇團等臺灣戲曲團體到漳浦訪問交流,為增進浦臺文化交流和兩岸情感融合作出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省黨政代表團赴安徽學習考察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