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娛樂星聞>娛樂新聞
分享

趙薇索賠案開庭未作出判決,還有423起未審理!趙薇索賠案始末

趙薇,1976年3月12日出生于安徽省蕪湖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導演、監(jiān)制,取得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的學位。1993年,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畫魂》,1998年,其主演的清裝宮廷劇《還珠格格》播出,創(chuàng)造出收視率中國第一、亞洲第一、重播率最高等多項紀錄,之后的演藝事業(yè)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2014年12月20日,趙薇與丈夫黃有龍按每股平均價1.6港元購入阿里影業(yè)9.18%的股權,成為阿里影業(yè)第二大股東。2016年2月,趙薇與丈夫黃有龍以夫婦身份首次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以10億美金身家排全球1964位 ;11月2日,趙薇成立了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她持有95%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實際控股人;12月23日,趙薇持股的龍薇傳媒就與萬家集團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斥資30.59億元,獲得萬家文化29.135%的股權 。

憑借“嫻熟”的資本運作,演員趙薇一度在資本市場上長袖善舞、騰挪有術,甚至被外界冠以“女版巴菲特”的名號。但優(yōu)異的投資業(yè)績容易讓人得意而忘形,就在2017年,她的商業(yè)大計遭到重創(chuàng), 按照最初的計劃,趙薇夫婦打算利用一家空殼公司,以6000萬自有資金撬動30億杠桿資金,收購市值百億的萬家文化(600576.SH,現(xiàn)名為“祥源文化”)。但這一舉動被視為“空手套白狼”,面對輿論的質疑聲以及監(jiān)管層的直接介入,這筆收購以失敗告終。

股市不是過家家,參與者違反了規(guī)則必須受到懲罰。祥源文化發(fā)布公告稱收到證監(jiān)會《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jiān)會查明,龍薇傳媒、萬家文化涉嫌信息披露違法的主要事實如下: 在控股權轉讓過程中,龍薇傳媒通過萬家文化在2017年1月12日、2017年2月16日公告中披露的信息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對萬家文化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60萬元罰款,對龍薇傳媒、趙薇等相關責任人一并處罰。

趙薇索賠案開庭未作出判決,還有423起未審理!趙薇索賠案始末

但這件事絕不會以證監(jiān)會的處罰而告終。2018年9月19日上午,兩起投資者訴祥源文化案在杭州中院開庭,而這也是股民向趙薇本人索賠案第一次開庭。

就在開庭前幾天,祥源文化發(fā)布公告稱,6月份以來,公司又陸續(xù)收到法院《應訴通知書》,涉及96起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訴訟金額共計人民幣1132萬元。而目前,已有440位投資者起訴公司,總計索賠5584.77萬元,其中部分案件的被告還包括趙薇、龍薇傳媒、孔德永等人。而這這440起訴訟案件,有1起撤訴,16起已于2018年8月2日開庭審理,剩余423起案件仍未開庭審理。

根據(jù)《證券法》和相關司法解釋,上市公司和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因虛假陳述導致投資者權益受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被告是否構成證券虛假陳述?如果構成證券虛假陳述,揭露日或更正日如何認定?趙薇是否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圍繞爭議焦點,原告提交了對賬單、證監(jiān)會處罰決定等9份證據(jù),被告祥源文化提交12份證據(jù),被告趙薇提交了20份證據(jù)。由于被告不同意調解,法院將擇期作出判決。定?趙薇是否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圍繞爭議焦點,原告提交了對賬單、證監(jiān)會處罰決定等9份證據(jù),被告祥源文化提交12份證據(jù),被告趙薇提交了20份證據(jù)。由于被告不同意調解,法院將擇期作出判決。

關于該案件你怎么看?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