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資訊頻道
分享

11月25日,福建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福建會堂隆重舉行。大會表彰了一批福建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基層黨組織。福建網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黨委被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網龍黨委書記鄭輝出席表彰大會。

省級表彰!網龍黨委獲評“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網龍黨委書記鄭輝參加表彰大會

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基層黨組織充分發(fā)揮了戰(zhàn)斗堡壘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一家全球化互聯(lián)網企業(yè),網龍黨委勇?lián)鐣熑?,積極引導黨員職工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利用大數據、互聯(lián)網+等“硬核”技術,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快速響應 助力全球教育戰(zhàn)疫

疫情發(fā)生后,網龍快速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旗下網教通、101教育PPT等十余款教育產品加入到教育“戰(zhàn)疫”中。在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黨員干部帶頭放棄春節(jié)休假,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主動作為、勇當先鋒。

疫情期間,網龍旗下“網教通”平臺,為湖北、福建、湖南、河南、黑龍江等省市提供平臺技術支持,覆蓋了超過千萬用戶,日訪問量超過1億。以黨員干部為主的業(yè)務骨干們,帶領項目組成員日以繼夜、加班數月,保證了廣大師生的正常教學秩序。

省級表彰!網龍黨委獲評“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疫情期間,福州一小學生通過網教通平臺上課

隨著疫情在海外的蔓延,世界需要中國的“抗疫”經驗,網龍黨委領導科學部署,負責海外事務的全體黨員干部爭當“領頭雁”,按時區(qū)分成幾組,克服時差障礙。網龍旗下Edmodo成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遠程學習平臺之一,隨后又與埃及教育部、泰國教育部、美國佛蒙特州教育廳、加納教育部達成合作,目前,Edmodo已擁有超過1億注冊用戶,遍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0萬所學校。

AI防疫實現“零感染、零疑似”

網龍有6000多名員工,分布在全球各地。如何筑牢疫情防控網?在網龍黨委的組織下,網龍組建了疫情防控工作組,建立了“每日健康打卡”制度、“返園區(qū)人員安置方案”等,堅決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全司6000多員工實現“零感染、零疑似”。

每天早上9點多,網龍的員工就會收到“AI同事”唐小晴發(fā)來的單據,并根據單據提示進行當天的線上健康打卡。九成以上的員工實現“云辦公”,“AI高管”唐鈺“牽頭”發(fā)送問卷調查,了解員工遠程辦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指定專人根據調查情況,實時解決問題。

在數字化賦能抗“疫”的道路上,網龍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時,也進一步思考如何應用AI、VR等技術探索更多“零接觸”“云辦公”產品,為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疫情防控、復產復工的網龍樣本。

互聯(lián)網+黨建 讓“紅色引擎”堅強有力

疫情期間,線下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停滯。網龍黨委組建以黨員為核心的專業(yè)技術團隊,團隊連續(xù)半個月加班,攻堅克難,開發(fā)出“黨務易通”平臺,并向全國各級黨組織免費開放,確保“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在線正常開展,讓“紅色引擎”堅強有力。項目組還將預防新冠病毒的權威課程,第一時間推送給全國400多個黨組織和1400多萬名黨員。

省級表彰!網龍黨委獲評“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網龍旗下黨務易通平臺豐富的功能

疫情期間,線下醫(yī)療資源十分緊張。在網龍黨委引領下,項目組多方聯(lián)動,攜手微醫(yī)互聯(lián)網總醫(yī)院等單位推出“家中連線知名專家”,提供24小時專業(yè)醫(yī)生在線答疑,完成免費咨詢120多萬次,緩解了線下醫(yī)院問診壓力。

與此同時,網龍黨委發(fā)動全體員工捐贈300萬元,支援湖北的一線醫(yī)護人員補貼及抗疫防護用品采購,及困難地區(qū)復工復產。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真我 GT7 屏幕參數:邊框比iPhone 16 P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