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油赤醬的本幫菜是怎么發(fā)展的?邊剪邊唱的“上?;咏?jīng)”你見過嗎?用絨線如何繡出栩栩如生的世界名人?從2005年啟動覆蓋全上海的非遺資源普查開始,十三年來,本市逐步建立上海市非遺項目和傳承人三級名錄體系。
上海目前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55項,包括:海派絨繡、朱氏推拿、石氏傷科療法、旗袍、南翔小籠、精武武術等。市級非遺項目220項,包括:滬劇、評彈、豫園燈會、海派玉雕、周虎城曹素功筆墨制作技藝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94名,市級非遺傳承人647名。
傳統(tǒng)智慧要傳下來,僅靠“玻璃罩”來隔絕時代的“侵蝕”太過理想化。如何讓非遺回歸于生活,回歸于需求?想清楚并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的“活化”。
工商文明留下非遺寶藏
自開埠之日起,上海作為“通商碼頭”就成為了各種文化和文明交匯、交流與交融的天然平臺。頻繁進出的商船,不僅帶來了豐富的物資,也帶來了東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文化,于是“通商碼頭”衍生為“文化碼頭”。上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正是基于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逐步沉積發(fā)展起來的。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主任蕭燁瓔介紹,上海的非遺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其中既有鄉(xiāng)村特色濃郁的傳統(tǒng)音樂,如田山歌、泗涇十錦細鑼鼓、崇明吹打樂,也有民間文學,如陳行謠諺、上?;咏?jīng)、滬上聞人名宅與掌故、楊瑟嚴故事、上海繞口令;還有傳統(tǒng)戲劇和曲藝,如滬劇、京劇、昆曲、越劇、淮劇、獨腳戲、鑼鼓書、宣卷、評彈;既有反映上海商業(yè)文化特色的非遺項目,如老鳳祥金銀細金制作技藝、龍鳳旗袍制作技藝、海派膏方文化、月份牌年畫、連環(huán)畫、何克明燈彩藝術等,更有展現(xiàn)地方風情風貌的民俗廟會,如龍華廟會、豫園燈會、羅店劃龍船、阿婆茶、圣堂廟會、羊肉燒酒食俗等。
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兼具工商文明與都市文化特色的傳統(tǒng)技藝類項目,如朵云軒木版水印技藝、魯庵印泥制作技藝、錢萬隆醬油釀造技藝、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藝、海派旗袍制作技藝、南翔小籠饅頭制作技藝等,為數(shù)眾多的老字號在上海發(fā)展壯大,其承載的各種傳統(tǒng)手工技藝、品牌價值和經(jīng)營理念,與近代上海市民群體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承載著上海人的商業(yè)靈慧、生存睿智和誠信品格。
保護非遺已成社會共識
我國從啟動非遺保護到全面普及,再到全國各省市呼應,行至今日已有13年之久。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央就此方面給予的財政支持已達50多億元。上海市非遺保護協(xié)會會長高春明表示,13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非遺”是什么,經(jīng)過大量的保護和推廣工作,如今連小學生都知道要保護非遺,成為社會共識。
“今年上海要啟動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的申報,目前已經(jīng)收到119項申報,創(chuàng)歷年來的最高,可見社會各界保護非遺的熱情十分高漲。”高春明告訴記者,盡管我國的非遺保護起步較晚,卻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對非遺保護專項立法的國家,同時要求各省市頒布自己的非遺保護條例。2016年,《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并在市級層面設立1000多萬元的保護基金。
此外,非遺進社區(qū)、進學校也早已蓬勃開展,漆藝、燈彩、竹刻、絨繡等非遺項目進入近200所中小學,成為“一校一品”。去年9月,黃浦區(qū)回民小學首次開設了絨繡課程,孩子們在海派絨繡傳承人李薔的帶領下,一針一線繡出簡單圖案,開始了入門學習。川派竹編的傳承人程麗則在市殘聯(lián)的鼓勵下,教殘障人士學習竹編手藝,幫助他們居家就業(yè),其中十幾名愛徒還在全國比賽中獲得獎項,殘障學員的作品如花瓶、燈罩、竹編包等,已有了穩(wěn)定的銷路。
淺嘗之后如何深愛?
非遺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致力于傳承、保護它們的人卻依舊有所憂慮。
普及非遺,要走進市民中去,這并沒有錯。但僅靠校園、社區(qū),或者是大世界這樣的可以接觸到非遺的公共空間,對于很多人來說,是淺嘗輒止,而很難投入其中。事實上,一大批非遺項目的入門門檻非常高,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耐得住寂寞的韌性,更重要的還是天分和靈氣。
程麗設立在M50創(chuàng)意園的工作室名為佛肚軒,因為高級手工竹編作品制作周期長,一年也只出兩幅作品。近幾年,陸續(xù)有投資方找到她,希望與她合作批量生產(chǎn)作品。考慮再三,程麗拒絕了,“流水線生產(chǎn)無法賦予每件作品以靈魂”。竹編學起來很枯燥,有些學員問,這門手藝要學那么久,到底能賺多少錢?也有人是真心喜歡,但最終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
“保留了原汁原味,卻難以向大眾普及,成為了我們的痛點與難點。”采訪中,不少非遺傳承人如是說。
今年61歲的李薔是海派絨繡的國家級傳承人,經(jīng)歷了國營絨繡廠的倒閉,幸而進入恒源祥成為首席絨繡師,成立了工作室,才把一身絨繡技藝保留下來,但后繼無人是她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一幅大型絨繡作品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完成,這么長的工作時間對于年輕人來說是枯燥的,而要成為頂級絨繡師,第一需要天賦和悟性,第二需要至少十年的歷練,才能嘗試大型作品。”李薔坦言,培養(yǎng)的前十年,幾乎是只有投入、難有產(chǎn)出的境況,不要說個人難以堅持,要獲得企業(yè)的支持也不容易。
不只是李薔,不少非遺傳承人都有這樣的隱憂,一味要求年輕人吃得起苦、沉得住氣,接受低收入,肯定不現(xiàn)實,只有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把傳統(tǒng)工藝做活,讓市場重新認可它們,才能吸引年輕人來學。而要“活化”非遺,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努力。
非遺保護的“拐點”已到來
去年,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將“主動實踐”引入主題,在上海市非遺協(xié)會會長高春明看來,這是國家非遺保護工作的拐點。“雖然中國的非遺保護工作經(jīng)過十多年努力已經(jīng)走在世界前列,但在非遺的生產(chǎn)性保護方面,如果沒有實質性的推進,一些項目將難逃只能進入博物館的命運。”高春明表示,只有將非遺的制作技藝生生不息地保護下來,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才能流傳下去,但保護的方式方法卻值得商榷。采訪中,他多次強調,要注重活態(tài)傳承,用現(xiàn)代理念來詮釋非遺。
“非遺保護走到今天,我們要靜下心來想一想,保護的核心是什么?是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是民族技藝的精華和工匠精神。有的時候,我們的保護扔掉了核心,只追求皮毛,這就把經(jīng)念歪了。”高春明直言不諱,他以江南絲竹為例,探討什么才是搶救的成效。
“江南絲竹表演中的一大特點就是即興創(chuàng)作,也就是‘加花’。揚琴、笛子、二胡、琵琶等樂器合奏,笛子演奏者的興致來了,他在主旋律上加了很多‘花門’,其他演奏者就配合他‘打過門’,過一會兒揚琴的興致來了,各種調門都能在演奏中發(fā)揮到極致。即興發(fā)揮和為此而作的配合,就是江南絲竹的精髓所在。但是近年來,對江南絲竹的傳承中,出現(xiàn)了固定編曲、西洋樂樂譜、指揮等西方交響樂的形式,連貝斯、中提琴、大提琴也加入到了樂隊,這就不倫不類了。”
“傳承人是非遺保護的關鍵。”高春明希望從政府和保護單位的層面出發(fā),給予傳承人應有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日本將非遺傳承人稱為‘人間國寶’,而我們的傳承人還被視作手藝人”。要從傳承人的角度出發(fā),用使命感和責任感來做事,既包括工藝上結合現(xiàn)代需求的精益求精,還有傳播時的不遺余力。
恒源祥集團總經(jīng)理陳忠偉認為,活在當下是非遺保護的關鍵。“美國有兩萬多個民間編織協(xié)會,老人和孩子是主要受眾,而在中國,民間也有大量的編織愛好者,這就為海派絨線編織技藝的傳承打下了基礎。但絨繡卻面臨失傳,因為它缺少市場。缺少社會、政府、企業(yè)、市場乃至于學校的共同推動,傳承的鏈條就會斷裂。”他建議,非遺傳承人不能單打獨斗,而要形成團隊合力。“來自于藝術基金的支持可以讓他在經(jīng)營和公益中找到平衡,品牌經(jīng)營的團隊則能賦予其商業(yè)價值,幫助他找到新的生活土壤和審美感受,這是一個社會工程。”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蕓 社區(qū)版記者 傅佩文
圖說:李薔繡的世界名畫 采訪對象供圖
圖說:李薔參與繡制人民大會堂香港廳絨繡作品《香港維多利亞港灣夜景》 采訪對象供圖
【延伸閱讀】海派絨繡:“東方油畫”掛在人民大會堂
今年6月,上海絨繡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工信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第一批國家傳統(tǒng)工藝振興目錄》,絨繡大師李薔也從市一級的傳承人,升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
100多年前,絨繡從歐洲傳入上海,本地繡娘結合中國傳統(tǒng)刺繡技法,加以改良,逐漸成為了海派特色的上海絨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兩大絨繡廠主要做外貿單子,17歲的李薔進入紅星絨繡廠藝術品車間,從此就沒離開過絨繡,至今針不離手。
“絨繡是全手工的,從打樣、染色到繡制,非常細致。”她告訴記者,拿到原稿后,首先要把它重新畫到網(wǎng)格布上,尺寸要求精準。接下來就是染色,技師要根據(jù)畫中的色彩構成,給白絨線染色,要繡好一幅作品,需要少則幾百種,多則上千種顏色。最后就是繡制了,一根絨線至少要劈成四股,如果是繡眼睛等要求特別高的局部,甚至要劈八股,才能體現(xiàn)色彩的自然變化。紛繁的色彩在麻布上穿梭,數(shù)萬針的來回,使得繡像有著和油畫一樣很強的立體質感,絨繡因此有了“東方油畫”的美譽。
大幅絨繡作品大氣恢弘,至今人民大會堂的湖南廳、香港廳、安徽廳、吉林廳等都掛著《毛主席與各族人民在一起》《香港維多利亞港灣夜景》《萬里長江圖》等大幅絨繡作品,而李薔均是主要創(chuàng)作者之一。“湖南廳的《毛主席與各族人民在一起》,就是我繡的毛主席人像。”
2003年紅星絨繡廠歇業(yè),隨后以絨線產(chǎn)銷起家的中華老字號恒源祥由于產(chǎn)業(yè)發(fā)展等特點,邀請李薔成立絨繡原創(chuàng)工作室,仍然主攻難度最高的人物繡像。從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云等國家領導人,到托馬斯·巴赫等國際奧委會歷任主席、伊麗莎白女王等外國元首,她的人像作品屢次獲獎,還多次參加國內外各大展覽,并被紀念館收藏。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蕓
圖說:楊致儉制作古琴 采訪對象供圖
【延伸閱讀】古琴制作:“70后”傳承千年技藝
畢業(yè)于同濟大學建筑系的楊致儉是一名“70后”,在一眾花甲之年的傳承人中,年輕且高學歷的他引人注目。為什么沒有成為一名建筑師,而把古琴演奏、制作和文化傳播當做終身的事業(yè)?興趣是最大的動力。
從小學習“琴棋書畫”君子四藝的楊致儉,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中選擇放棄建筑學,而把古琴作為終身的事業(yè)。但建筑學課程的訓練,也讓他用科學的、量化的方法去看待古琴制作上的許多問題。“以前古書上說,面板要厚一點,不能太薄,那到底厚到什么程度?底板要厚一點,否則發(fā)音不夠清亮,厚到什么程度?這些都沒有數(shù)據(jù)。所以音響學、美學、物理學要綜合統(tǒng)一。把傳承下來的藝術用現(xiàn)代技術、用數(shù)據(jù)手段去看待,至少獲得了一種新的眼光和視角。”
在楊致儉的“幽篁里”古琴制作中心里,木柸、髹漆、裝配等復雜的古琴斫制工藝一一重現(xiàn),制作一張完整的古琴,需要近百余道工序,耗時2-5年,是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但在這個過程中,復刻的是經(jīng)典古琴,創(chuàng)新的卻是精進技藝,更是傳承千百年的工匠精神。
“幽篁里”是中國第一個古琴制造領域的數(shù)字化研究機構,運用科學、量化方法和現(xiàn)代數(shù)字技術,構建古琴外觀造型和腹腔結構的數(shù)字化信息庫。同時運用現(xiàn)代管理方法,制定行業(yè)規(guī)范,將古琴制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全面實行標準化制作,并第一個引進ISO 9001:2008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作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古琴斫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致儉申報了112項和古琴制作相關的國家專利。在風雅古樂的背后,是藝術家結合數(shù)字化技術,將非遺帶入新時代的努力。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蕓
圖說:川派竹編的傳承人——程麗 采訪對象供圖
圖說:竹編國寶瓶 采訪對象供圖
【延伸閱讀】川派竹編:古老技藝在現(xiàn)代城市蘇醒
程麗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之一川派竹編的傳承人,從小繼承家族竹編技藝的川妹子來到上海打拼,大城市的包容與現(xiàn)代化,讓她尋找到傳統(tǒng)技藝與現(xiàn)代生活的融合之處,開辟竹編創(chuàng)新手法。
竹編包、竹編香囊、竹編花器、竹編茶席、竹編書法、竹編畫、竹編佛像……程麗從不拘泥于傳統(tǒng),幾經(jīng)歷練之后,她的創(chuàng)新竹絲編技法漸成風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竹編隱形佛像。作品正面看上去,幾乎不留痕跡,從側面看過去,佛像的輪廓清晰流暢,而當轉動作品時,佛像則隨著光線照射的變化時隱時現(xiàn),“神秘,莊嚴,空靈”,是參觀者發(fā)出的感嘆。
憑借《隱形觀音》,程麗實現(xiàn)了向藝術家的“華麗轉身”,《隱形觀音》佛畫竹編作品受到收藏界的關注和追捧,在拍賣場上拍出價達到百萬元。她的《心經(jīng)》、《五牛圖》《隱形觀音》等數(shù)十件作品在國家、國際博覽會上多次獲得金獎,瓷胎竹編花瓶《熊貓》被作為國禮贈予外國領導人。
程麗的竹編作品選料講究,一件竹絲編織的作品,需經(jīng)過刮青、鋸節(jié)、剖片、火烤、起篾、揉絲等數(shù)十道工序,缺一不可。在手工技藝方面,因機器劈出的竹絲易斷,程麗便一直堅持用傳統(tǒng)的手法火烤、手工劈竹制作原材料。只有充分利用竹子本身的質感,才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一幅長53厘米、寬32厘米的竹絲隱形佛像,原材料為100斤竹子,必須挑選眉山生長2年左右的慈竹,高5至10米,竹節(jié)短于80厘米就不能用。一塊竹片必須分成10層竹皮,竹皮1厘米寬,要用刀劈成28絲,最終做成薄如蟬翼、細如發(fā)絲的竹絲,取用10克。幾個月的精心編織,最終才能成就一幅精美的作品。這些獨特的作品,匠心獨運地展現(xiàn)了博大精深千年不衰的民族文化和啟智凈思的佛教思想,同時也升華了竹編的藝術價值。
新民晚報社區(qū)版記者 傅佩文
責任編輯:趙睿
- 省市政協(xié)開展提案聯(lián)合督辦 圍繞非遺保護與傳承獻策2018-09-21
- 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學生感受中秋傳統(tǒng)文化2018-09-20
- 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 泉州多個代表節(jié)目精彩亮相2018-09-20
- 從“指尖技藝”到“指尖經(jīng)濟” 非遺扶貧“扶智”更“扶志”2018-09-18
- 非遺傳承——手工李氏月餅2018-09-18
- 從“指尖技藝”到“指尖經(jīng)濟” 非遺扶貧“扶智”更“扶志”2018-09-18
- 湖南省多項非遺亮相波蘭2018-09-17
- 建陽兩項目入選南平市級非遺名錄2018-09-13
- 紀錄片助力非遺傳播 拓展非遺的生存空間2018-09-13
- 非遺元寶籃:篾絲細如棉紗 成品酷似元寶2018-09-12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拜、演、品、詩、傳 滬人花樣“鬧中秋”2018-09-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