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菜科所科技人員與林必玲(左)在大棚查看辣椒長勢。記者 張笑雪攝
海峽網11月25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尖椒、甜椒、燈籠椒、螺絲椒……在福清鏡洋的五龍巖山腳下,一座座現代化溫室大棚規(guī)整錯落,棚內的各色辣椒油綠發(fā)亮、長勢喜人。這里是福建省辣椒種植基地之一——福建省福清市綠豐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其出產的辣椒遠銷北上廣和東三省,目前正籌備收購海外多家農場。
然而,就在幾年前,這里的辣椒險遭滅頂之災。是什么力量力挽狂瀾,讓這片土地重新?lián)Q發(fā)勃勃生機,成為福州農業(yè)企業(yè)的佼佼者?是科技和一群科技人。
洋辣椒患病 趕緊請專家
日前,記者跟隨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植保專家前往綠豐公司,到設施大棚為辣椒例行“體檢”。“這幾株有點蔫,可能根系出問題了,趕緊移除,藥肥跟上。”在專家的指點下,工人迅速行動。
“別看幾株小苗,弄不好會釀大禍,多虧菜科所專家及時相助!”公司董事長林必玲對那場災害記憶猶新。
幾年前,綠豐公司引進種植以色列辣椒和荷蘭辣椒,優(yōu)質的種子加上先進的地膜栽培和地下滴灌技術,讓這些“洋辣椒”很快種植成功,產量比普通辣椒高出一倍。在口感方面,這些洋辣椒辣度低于國內辣椒,適合南方人口味,一時間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試種的成功讓林必玲信心倍增,當年便擴大種植規(guī)模。然而,事情并未一帆風順。隨著冬季到來,大棚里的辣椒秧苗漸漸萎靡不振,不僅不能正常掛果,連葉子也發(fā)黃枯萎了。“這個品種明明耐寒、耐弱光,為什么會這樣?”林必玲顧不上思考,趕緊讓工人移走病株,并對其他秧苗進行噴藥預防。但是,病情的蔓延還是無法遏制,辣椒秧苗成片發(fā)病死亡,死棵率高達40%。
“再這樣下去整個農場都完了,必須請專家支招。”林必玲心急如焚,向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請求緊急支援。市菜科所獲悉,立即派出幾名骨干專家,第一時間趕往福清實地勘查。
鉆研防治技術對付“頑疾”
技術人員來到田間詳細觀察詢問,采集多個樣本,隨后帶回實驗室對病原菌進行分離鑒定。原來,這些辣椒患的是設施大棚蔬菜特有的“根腐病”。
由于大棚內小氣候恒定、多年連作,為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根腐病大面積發(fā)生。“盲目用藥,不僅難以奏效,還會對蔬菜造成污染。”副研究員陳仁說。
在市菜科所專家指導下,綠豐公司對上百畝設施蔬菜分批進行土壤消毒和嫁接換根。“搞技術幫扶也要從生產實際出發(fā),盡可能為企業(yè)節(jié)約成本。”高級農藝師陳群航說,土壤消毒和辣椒種植均需翻地,他們便將兩次翻地合二為一,一邊疏松土壤,一邊撒播藥劑,再將大棚密封起來進行土壤藥肥高溫消毒。
就在林必玲大舒一口氣時,又一個麻煩找上門來——辣椒突然開始大面積爛果。
市菜科所專家及時趕到,卻犯難了:這是福州春季獨特的低溫高濕氣候導致的設施蔬菜“灰霉病”,目前業(yè)內尚無有效根治辦法。
“再難也要啃下這個‘硬骨頭’,不能讓企業(yè)眼睜睜絕收。”市菜科所立即組織技術團隊,每天到田間實地作業(yè),針對空氣濕度大,藥劑難吸收的問題,采用各種施藥方法進行比較試驗。結果發(fā)現,熱力煙霧機和煙劑的防治效果最佳,將農藥通過類似蚊香的煙劑形式釋放,可有效避免空氣濕度大的影響,大大提高藥劑吸收率,治療效果顯著。專家組最終采用這個解決方案。
實際運用中卻發(fā)現,“煙熏”雖好,但高溫顆粒物容易灼傷葉片。對技術精益求精的這群科技人于是自主研發(fā)出一款煙劑防治灰霉病輔助裝置,即讓煙劑在金屬管道里燃燒釋放,降低到達作物時的溫度,避免灼傷葉片。此項發(fā)明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蔬菜灰霉病綜合防治技術獲得福州市科技進步獎,對福州地區(qū)農作物“灰霉病”防治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時至今日,讓農業(yè)科技人才和農業(yè)企業(yè)緊密合作已經成為市菜科所一項重要工作。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市菜科所“菜園筑夢惠三農”黨建品牌正不斷探索地方農業(yè)科研所和農業(yè)企業(yè)協(xié)同發(fā)展的服務模式。
“不僅要將科技服務常態(tài)化,還要將科研創(chuàng)新貫穿于蔬菜產業(yè)發(fā)展各個環(huán)節(jié),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落到實處。”市菜科所所長陳秀娟表示。
福州農企進軍海外市場
有了強有力的科技服務做后盾,林必玲的步子邁得更大了。公司辣椒種植面積擴大到近千畝,每天產出的各色辣椒高達25噸,遠銷到華東、華北和東北地區(qū)。
福州人不善吃辣椒,為何辣椒“偏愛”福州?原來,福州所處的緯度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辣椒生長,辣椒品質優(yōu)異,采收期長達半年,可填補冬季北方辣椒市場的空白。
周邊的種植戶紛紛加入辣椒種植隊伍。福清市的辣椒總產量旺季時高達每天500噸,部分稀缺品種在全國市場獨占鰲頭。目前,福清辣椒和黃瓜等蔬菜正籌備進入大灣區(qū)市場,相關備案和檢驗檢疫手續(xù)正著手辦理。
“不管科技怎么發(fā)展,有這支專家隊伍保駕護航,我們就敢大膽往前走。”林必玲對未來充滿信心。目前,他已在加拿大考察多個農場,準備著手收購,種植中國蔬菜,探索中國蔬菜的海外種植和銷售模式。
責任編輯:黃仙妹
- 30臺優(yōu)秀劇目獻演戲劇節(jié) 實行惠民票價最低20元2019-10-25
- 2019年上半年福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3元2019-07-31
- 福州調整2019年度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2019-06-22
- 今年前5個月福州進出口增長12.2%2019-06-22
- 福州出臺措施加快區(qū)塊鏈產業(yè)發(fā)展2019-06-11
- 受上游洪水影響 福州市地方海事局緊急拖離浮吊船2019-06-11
- 福州出臺措施加快區(qū)塊鏈產業(yè)發(fā)展2019-06-11
- 兩岸禮樂同臺交流 古琴名曲雅集榕城2019-06-10
- 2019年福州市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啟動2019-06-06
- 龍舟賽期間福州部分道路管制 7條公交線臨時調整2019-06-05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