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新聞網5月1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趙錚艷)做好生活垃圾分類,關鍵是要調動居民的積極性。記者昨天了解到,鼓樓區(qū)南街街道首家創(chuàng)設“四色”桶長志愿服務隊,以“志愿服務1小時,我是桶長我有責”為口號,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導越來越多的家庭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

據悉,南街街道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在全市首創(chuàng)了垃圾分類亭長制、垃圾分類積分存折等做法,尤其是創(chuàng)新了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形式,在每個居民小區(qū)都成立“四色”桶長志愿服務隊,招募巧媳婦、好婆婆、中小學生、男子漢,分別作為綠藍紅黃“四色”桶的桶長,負責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的分類,號召廣大家庭積極開展垃圾分類。轄區(qū)居民紛紛響應,加入志愿服務隊。

楊橋河南社區(qū)的魏素貞女士一家四口齊上陣。她說,去年9月,社區(qū)發(fā)出招募令時,她一家人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她與夫丈、婆婆以及上初二的兒子都當上了桶長。

“一開始進行垃圾分類確實不習慣,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分。后來社區(qū)給我們安排了培訓,還發(fā)了分類指導的廚房貼紙,我們就對照著分。”魏素貞說,“桶長制還培養(yǎng)了兒子的環(huán)保意識和責任感,他是紅桶的桶長,家里廢舊電池之類的有害垃圾,他收集得非常認真,因為他知道這類垃圾對環(huán)境危害很大。”

除了做好自家的垃圾分類,魏素貞一家人在空余時間還會參與垃圾分類宣傳志愿服務,帶動街坊共同參加,如今志愿服務隊的隊員越來越多。

據悉,楊橋河南社區(qū)是個近萬人的大社區(qū),有住宅樓98座,居民3000多戶。根據人口實際情況,該社區(qū)招募了多組“四色”桶長志愿服務隊。居民開展志愿服務后,小區(qū)垃圾分類工作成效明顯提升。

魏素貞說,她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亂扔垃圾現象不見了,樓道口家家戶戶的垃圾分類評比欄上幾乎都是小紅旗,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定時清理,小區(qū)衛(wèi)生環(huán)境比以前干凈整潔多了。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亞洲影響力 X 瀾翼資本簽約【明心商航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