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消費評價可領獎勵,平臺稱“真實反饋即可”

好評返現換了“馬甲”?

今年9月起,《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guī)定》正式施行,明確“好評返現”“刷單炒信”等行為違法。然而,一頭是法律的明文禁止,另一頭是平臺和商家變著法子,花錢吸引消費者下單、刷評價。有償評價還是真實評價嗎?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消費者:

“有償評價”省了上千元

11月17日中午飯點時分,福州“00后”上班族劉燁習慣性點開“小蠶惠生活”APP,從這款APP上進入,再跳轉到外賣平臺上點外賣,常常能薅到意想不到的羊毛,僅去年一年,他就在上面省了上千元,代價是上百條“有償評價”,且是固定格式的清一色好評。

平臺上,眾多餐飲商家齊聚,不乏一些知名餐飲連鎖門店。每家門店頁面下方標注著“滿30返15”“滿13返8”等返現說明。根據劉燁的經驗,消費金額越多,返現力度越大,此外還有“蠶豆”可領,一蠶豆可提現一元。

然而,真金白銀不是白拿的。點擊平臺上的“立即搶單”后,系統會自動跳轉到外賣平臺上的同一家商家頁面。消費者須在該店消費后,按照活動要求并參考示例圖上傳憑證,所謂憑證就是給商家寫的評價,才能領取滿額獎勵。

平臺詳細規(guī)定了“蠶豆”扣減規(guī)則。例如,字數不可拼湊;圖文不符或缺失將扣5蠶豆,無圖或無字將扣5蠶豆等,但規(guī)避了“好評返現”“曬好評得紅包”等字樣,甚至連現金也替換成為了“蠶豆”,并表示“真實用餐反饋即可”。

有意思的是,記者發(fā)現大多數消費者均將此默認為“好評”。用戶林穎表示,對這一點,自己根本沒多想,想當然就是好評。劉燁說,“既然你都吃別人的了,難道你還要說別人的壞話?”

隨著外賣競爭的白熱化,近年來,市場上涌現了歪麥霸王餐、飯否、餐大大、越吃越有、團搭搭等多款類似軟件,“0元吃外賣”“霸王餐”“領券拿外賣返紅包”等是軟件推廣中的標簽性字眼,操作手法也往往如出一轍。

平臺:

不是好評就不收商戶的錢

平臺上寫著“真實用餐反饋即可”,果真如此嗎?15日,記者以商家身份咨詢了一名負責福州商家入駐的平臺工作人員,“會不會有消費者寫的不是好評?”該工作人員表示,會有這種可能,但基本上都是好評。

他補充,平臺會抽取兩元的提成,如果不是好評,商家可以把截圖發(fā)給平臺,平臺會通過售后聯系用戶,如果顧客不愿意修改評價的話,平臺就不收商戶這筆錢,“肯定不能讓您交了錢,又白弄”。

“入駐平臺一是幫您提升銷量,二是幫您提升評分。”該工作人員繼續(xù)推銷,福州一店鋪自從入駐平臺后,開始評分是4.0,兩天就已經提到4.3分了,目前平臺在福州已經有20萬用戶。

記者了解到,評價數量和質量往往極大影響商戶在外賣平臺上的評分,評分越高,不僅在外賣平臺上可以獲得較高的曝光率,而且越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進而贏得更多的線上流量。有流量才有錢賺,這正是“0元吃外賣”類軟件的生存邏輯。

入駐平臺的外賣商家往往感到很無奈。曾在福州開過一家黃燜雞米飯餐飲店的鄭山告訴記者,對線上外賣商家來說,流量就是生命線,外賣平臺也有各種流量推廣活動,商家花錢參加了活動,就能立馬有曝光率和流量,不參加,門店就無人問津。尤其對新店來說,線上生意更難做,他的店迫于營銷、房租等各類成本,最終關門。

“打卡3.5分餐廳”

折射消費逆反心理

今年9月起,《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guī)定》正式施行,明確“好評返現”“刷單炒信”等行為違法,違法商家可能面臨罰款、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等行政處罰,而參與刷單的個人,也可能面臨法律風險。

“對商品生產經營主體以及商品銷售狀況、交易信息、經營數據、用戶評價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或者相關公眾,構成虛假宣傳。”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超律師表示,然而一些平臺前期會做專門合規(guī)設計和風險隔離,避免直接違法違規(guī)。

當大量“有償評論”充斥網絡時,打破游戲規(guī)則的嘗試也出現了。年初,年輕人擠爆“3.5分餐廳”登上熱搜,引發(fā)網絡熱議。一名網友表示,4.5分以上、開店不滿兩年且評論很多的要多考慮考慮,多看看時間久一點的老店,評價在3.5至4.5分之間的都可以。“3.5分餐廳”爆火折射出點評類APP分數失真后,消費者的逆反心理。

如何讓線上流量成為輔助,而非負擔?近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出臺《關于引導網絡交易平臺發(fā)揮流量積極作用扶持中小微經營主體發(fā)展的意見》,提出充分發(fā)揮平臺流量機制作用,通過合理配置流量資源、明確平臺流量規(guī)則、提升流量供給精準度等多元化舉措,提升流量扶持實體經濟效果。

當評價距離真實漸行漸遠時,消費者的眼睛無疑是雪亮的。劉燁說,“身經百戰(zhàn)”后,現在一眼掃過去就能判斷出哪些評論是“刷”出來的,肉眼過濾一下,那些評論基本不用看。相比好評,差評的可借鑒性或許還更高點,自己要學會把好第一道關。

記者手記

省錢有“道”

“能省就省 該花就花”已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寫照,然而省錢有“道”,如果外賣可口、衛(wèi)生或者商家服務周全,配上一個五星好評,既是對商家的感謝,也是對優(yōu)良服務的褒獎,自然無可厚非。

但如果不顧外賣衛(wèi)生、食物口感、商家服務等現實情況,只為了一個“滿20元返13元”,外加幾粒“蠶豆”的優(yōu)惠,閉著眼睛聯合平臺和商家刷好評,那真是幾元錢就賣掉了一份誠信,看似薅了小羊毛,實則丟了大誠信。如果每一個人對這一現象司空見慣乃至不屑一顧,最終大家都將成為施害者,也都將淪為受害者。

令人欣慰的是,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下,今年9月《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guī)定》正式實施,“好評返現”“刷單炒信”等開始不被法律允許,部門執(zhí)法行動也已開始。

有光照到的地方,黑暗自然會后退,那束光原在每個人心里。(記者 沐方婷/文 吳世耀/圖)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消費評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