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福建“岳飛”,為國殉節(jié)、殺身成仁;他是與媽祖齊名的“海上保護神”,被兩岸信眾尊崇為“水部尚書”“鎮(zhèn)海王”。他就是南宋末年名臣、抗元英雄陳文龍。
在閩臺兩地,陳文龍信仰廣為流傳,成為聯(lián)結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紐帶。日前,位于上下杭的萬壽尚書廟入選福州第二批臺胞尋根示范點。
精忠報國
被稱為“福建岳飛”
陳文龍(1232—1277),福建興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龍,字剛中。南宋度宗為之改名文龍,賜字君賁,號如心。陳文龍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中了狀元,官至監(jiān)察御史、參知政事等。他一生居官廉正,剛正不阿,關心民瘼,因觸怒權臣賈似道被罷官。
1275年,元兵攻陷南宋首都臨安,宋恭宗趙顯退位降元。次年,益王趙昰南下福州稱帝,陳文龍被委以參知政事,和文天祥一道護駕抗元。元兵南下時,福州、泉州諸城先后投降,陳文龍傾盡家財招募兵勇固守興化,終因寡不敵眾被俘。被俘期間,元軍多次誘降,他都不改心志。
元軍見勸降無望,就把陳文龍押往杭州。行至福州時,陳文龍寫下《寄仲子》詩以表明其愛國之衷,詩曰:“斗壘孤危力不支,書生守志誓難移。自經溝瀆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時。須信累囚堪釁鼓,未聞烈士豎降旗。一門百指淪胥盡,惟有丹衷天地知。”
陳文龍到杭州后,要求拜謁岳飛廟。拜謁中,他哀慟悲絕,當晚即于廟中辭世,葬于杭州西湖邊北山葛嶺南坡(今靜逸別墅內)。后人把他與同葬于西湖的岳飛、于謙,合稱“西湖三忠肅”,并稱之為“福建岳飛”。
與媽祖齊名
成為“海上保護神”
陳文龍身上的浩然正氣、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精神深受后人敬仰。民眾對陳文龍的感情從欽佩、嘆服、尊崇,進而升華為一種民間信仰。
為了紀念陳文龍,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八年(1375)在其福州官邸原址,勅建“陳忠肅公神祠”并敕封“福州府城隍”。這座神祠,就是“萬壽尚書廟”。
萬壽尚書廟管委會主任盧鑫介紹,萬壽尚書廟歷朝歷代皇帝多有勅建、敕封、賜匾。比如,明成祖至清道光間,三次敕封陳文龍為“水部尚書”;清康熙為褒獎其促進中琉友好,加封其為“鎮(zhèn)海王”;鄭和下西洋時,尚書公金身坐鎮(zhèn)官船。久而久之,陳文龍成為與媽祖齊名的“海上保護神”,民間有了“官船拜尚書,民船拜媽祖”之說。
現(xiàn)在坐落于上下杭的萬壽尚書廟,是由塢尾街原萬壽尚書廟移建而來的。萬壽尚書廟于1988年被列入臺江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被列入福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除精美的明清建筑外,萬壽尚書廟還收藏了豐富的文物,包括3方御匾、10方名臣題匾、14方清代碑刻、6副名臣信士所題寫的石柱聯(lián)、1記獅紐鐵印,等等。正殿有民族英雄林則徐手書的楹聯(lián):“節(jié)鎮(zhèn)守鄉(xiāng)幫,縱景炎殘局難支,一代忠貞垂史傳;英靈昭海澨,與信國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
陳文龍信俗在閩臺廣為流傳
兩岸神緣一脈相承,陳文龍信俗在閩臺兩地廣為流傳,被兩岸信眾尊為媽祖一樣的海神。在福州,1000平方米以上的供奉陳文龍的廟宇就有40多座。2007年,陳文龍信俗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數(shù)百年來,陳文龍信俗與福州文化相融,誕生以閩劇、十番音樂為形式的“除夕夜避債戲”“尚書公出海——送官船”“春秋祭”等民俗活動,深受人們喜愛,在閩、浙、粵、臺乃至日本頗有影響力。
馬祖水部尚書公府在清光緒十七年(1891)由福州萬壽尚書廟分靈,馬祖信眾每年都到福州萬壽尚書廟謁祖參拜,并進行民俗文化交流。
以陳文龍信俗為紐帶,近年來,萬壽尚書廟相繼承辦了閩臺陳文龍文化旅游節(jié)、兩岸學子敬狀元、閩臺茶幫拜媽祖、兩岸茶幫元宵茶會、兩岸青年信俗淵源尋根之旅等民俗交流活動,搭建起情感交融與心靈對話的平臺,推動兩岸文化融合發(fā)展。
“陳文龍信俗集崇賢、神緣、商貿、涉外、民俗五類文化于一體,文化價值和內涵都很高,其中蘊含的忠烈愛國、保境安民、追求大義等寶貴精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陳文龍信俗不僅印證了兩岸信俗文化同根同源、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深厚情感,更激勵我們后人為推動兩岸融合發(fā)展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斗。”盧鑫說。(記者 馬麗清/文 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 閩臺千余信眾紀念民族英雄陳文龍誕辰787周年2019-03-27
- 陳文龍信俗文化節(jié)舉行 頌揚為國為民大愛情懷2017-02-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萬平方米!福州最大親水廣場驚艷呈現(xiàn)2025-01-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