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踢足球、做游戲,17日下午,南平市建陽區(qū)漳墩鎮(zhèn)陳元小學的輔導老師帶著同學們來到操場放松活動,湛藍天空與綠茵球場相映成趣。
路過的村中老人不禁感嘆:“現(xiàn)在的農村孩子真幸福,這么好的操場,在過去難以想象。”
近日,省教育廳發(fā)布第二批鄉(xiāng)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陳元小學光榮上榜。
陳元民族村是當?shù)禺屪迦罕姷木劬拥?,?018年南平市重點幫扶的14個少數(shù)民族貧困村之一。陳元小學創(chuàng)辦于1964年,經(jīng)過三次搬遷,由生產隊倉庫樓發(fā)展到現(xiàn)址,老師也由村里的文化人自愿出任發(fā)展為專業(yè)教師擔任。
一直以來,這所鄉(xiāng)村民族小學堅持以素質教育為引領,補短板、強支撐,連年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018年,在各方支持下,陳元小學建筑面積近700平方米的教學樓建成投用,配套修建了小型足球場,購置了一批音體美器材和圖書,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無線上網(wǎng)和日常信息化教學,每個教室都配備了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提升。
“科教興鎮(zhèn)、教育強鎮(zhèn),按照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要求,我們將加強鄉(xiāng)村溫馨校園建設作為推進義務教育城鄉(xiāng)一體化和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重要舉措,結合民族文化進校園改善和提升鄉(xiāng)村義務教育薄弱環(huán)節(jié),本著‘先小學、后初中,先偏遠、后中心’的原則,不斷提升鄉(xiāng)村教育水平。”漳墩鎮(zhèn)黨委書記陳莉娜說。
教室里傳來孩子們稚嫩而清晰的朗讀聲,特聘畬語老師雷水成在黑板上寫下“老屋”“新造屋”“廚房”等8個漢字詞,教授孩子們用畬語一個詞一個詞地讀。這是陳元小學每周開設的第二課堂——畬語教學,聘請村中懂畬語的長者講授畬語,至今已持續(xù)了9年。
陳元民族村1721名村民中有1257人是畬族,但是能說畬語的大多是七八十歲的老人。為了讓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漳墩鎮(zhèn)組織學校教師充分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資源,進行課程資源開發(fā),編成校本教材《畬族文化讀本》《畬族民歌》,普及民族文化知識。2015年9月,陳元小學畬語讀本正式用于教學。
“我們還創(chuàng)造性地設置了民族語言、民族音樂、民族舞蹈等民族藝術課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園文化,促進學校內涵發(fā)展。”陳元小學校長藍玉成介紹說。
每當熟悉的下課鈴聲響起,陳元小學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讓整個操場都充滿歡聲笑語。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將“陽光體育活動”貫穿于教育教學始終;逢雨雪天氣,學校則會組織學生開展繪畫、棋藝、器樂等適合室內的項目。
每年的“三月三”畬族歌會和“六一”兒童節(jié),陳元小學組織學生開展畬歌畬舞表演活動。孩子們穿上特色鮮明的畬族服飾,唱畬族歌曲,跳畬族舞蹈,齊誦畬族童謠,學習畬族文化、傳承民族文化的熱情充分涌流。
本報通訊員 余廣聰 葉倩秋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縣一批珍貴畬族古籍檔案獲新生2021-11-17
- 霞浦半月里:美麗畬寨傳承幸福禮儀2021-11-03
- 南平建陽:超市對接農戶,農產品銷路不愁2021-11-02
- 福州市羅源縣八井畬族村:民族風情秀2021-10-22
-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主題活動21日相約羅源畬鄉(xiāng)2021-10-21
- 民族團結一家親 畬鄉(xiāng)羅源展新顏2021-10-20
- 福建積極打造畬族醫(yī)藥產業(yè)2021-10-15
- 建陽:把朱子文化發(fā)揚光大2021-08-19
- 寧德設立閩東畬族文獻資料中心2021-08-16
- 南平建陽:探索小微企業(yè)危廢集中儲運新模式2021-08-09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綠翅金鳩顯真容 武夷山國家公園鳥類增至391種2021-12-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