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敬軍禮
舞槍練習
#營造文化 樹立品牌#
走進永安九中1400多名的寄宿生宿舍,記者看到的是準軍事化管理模式:床上用品擺放一條線,床下鞋物擺放一條線,床前個人物品擺放一條線…
“我們從內(nèi)務(wù)整理到作息時間安排,對全校寄宿生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吳啟煦是一名宿舍管理員,2008年到永安九中工作。以宿舍為單位,他每天對學生內(nèi)務(wù)進行檢查、評比,并在年段微信群公布結(jié)果,參照軍隊模式管理學生宿舍。
除了是一名宿舍管理員,吳啟煦也是一名教官,在每年少年軍校訓練時,他負責學生的軍事訓練。在永安九中,像吳啟煦這樣長期聘請的教官兼宿舍管理員還有6人。
潤物細無聲。永安九中的軍事化管理還融入到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上課期間,全校采取軍校封閉式管理;升旗及出操,學生應(yīng)依次排隊入場;在校期間,學生要統(tǒng)一校服著裝,佩戴?;?hellip;…
在事無巨細的學生日常管理事項中,讓政教處主任游詩振印象深刻的是,每年新生入學軍事訓練后的“蛻變”。
“新生入學參加軍訓前,他們散漫,自我為中心的個性突顯,而在軍訓后會有明顯的變化。”游詩振說,尤其是獨生子女,在拉練過程中吃苦、自律等能力得到鍛煉,為今后學習生活打好了基礎(chǔ)。
少年軍校融入學校管理的同時,也融入到了教育教學過程?!渡倌贶娦!肥怯腊簿胖凶跃幍男1窘滩?,該教材通過課堂教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為學校德育注入一劑國防教育“強心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永安九中將軍校的管理模式融入到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中,潛移默化地營造“立德樹人”的校園文化,挖掘特色教育資源優(yōu)勢,創(chuàng)立起少年軍校品牌。
體能訓練
匍匐前進
(魏興谷/文 謝柱/圖)
#教官風采#
劉維春:亦柔亦剛好教官
5月3日,走進永安市第九中學宏志班學生宿舍,只見宿舍內(nèi)整潔干凈,沿墻一側(cè)的床上用品、個人用具、床下鞋物全部擺放一條線,最搶眼的是那一床床被子,硬是被疊成了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豆腐塊”。
“我們要求軍事化管理,從日常訓練抓起……”學校教官劉維春說,該剛的剛,該柔的柔,在訓練場上要求學生動作整齊劃一、口號鏗鏘有力;訓練結(jié)束,每個學生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僅要讓他們陽光美麗、健康成長,而且還要確保他們在校園的學習、生活安全。
杭州野戰(zhàn)部隊退伍的劉維春,2016年9月受聘于九中擔任學校總教官,擔負著少年軍校與1300多名寄宿生的安全訓練與管理工作。他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每個學生,早上6點起床,6點15分到訓練場集合跑操,全心投入舉辦素質(zhì)拓展夏令營和冬令營。部隊鐵的紀律,讓學生們個個意志堅強、人人以身示范,認認真真地開始每一天的學習訓練。
訓練場上,無論寒冬酷暑、刮風下雨,身為教官的劉維春,總是一絲不茍地給同學們分解動作,糾正動作,示范動作………訓練場下,劉維春收起嚴肅的面孔,亦堅毅,亦溫暖,跟同學們一起拉歌,聊天,充滿了歡聲笑語。同學們都笑著說:“教官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嚴肅,他會跟我們開玩笑,給我們講故事。有時,我們生病了,他還要送我們到醫(yī)院看病,遇著晚上,經(jīng)常都會安全地把我們送回宿舍他才走。”亦師亦友,或許這就是最好的狀態(tài)。
有人說,當風把手中的痛吹走了,孩子們便長大了,劉維春的軍訓亦是如此。
(童長福 魏興谷)
#學員風采#
蘇祺:用心去感受“酸甜苦辣”
“烈日下,穿著悶熱的軍服,汗流浹背一動也不動地站著,時不時還會被教官糾正站姿,身體要繃得直直地。”談及少年軍校訓練的話題,蘇祺同學說:“很辛苦,但我會用心去感受過程中的苦辣酸甜。”
蘇祺,永安九中高二(1)班女學生,今年18歲,個頭不高,天真活潑,有很好的自主學習和訓練能力,是學校年段里的好學生、少年軍校好學員。
從初二開始,4年的軍校生活教會了蘇祺如何去選擇,如何去面對,如何克服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學校每年夏令營、冬令營都是封閉式的軍事化訓練管理,其中的“苦辣酸甜”她都領(lǐng)略了。蘇祺回憶,印象最深最苦的是在上坪中心小學進行的30公里“軍事拉練”,從早晨6點出發(fā),到晚上6點才回來。而相對于苦的體驗來說,沒有了往常在家里舒適的待遇,沒有了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咬著牙站在烈日下,感受著那火辣辣的太陽,這種“辣”的滋味,更讓她邁出了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對于“酸”的體會,蘇祺認為,是當她們訓練動作不夠規(guī)范時,要在全體隊員面前重新演練,手酸了,腳也酸了,直到規(guī)范標準為止。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慢慢地都進入了狀態(tài),面對烈日我不再畏懼,面對教官的嚴厲批評指導,我已懂得坦誠接受,面對無休止的訓練,我已習慣了。”蘇祺說,尤其是豐富多彩的軍?;顒?,讓她嘗到了苦盡甘來的“甜”味。
蘇祺的班主任賴德慶介紹,蘇祺品行善良,能吃苦向上,同學生病了,常常會陪護同學直到出院;她深知父母辛苦,每個星期都要從200元微薄的生活費里節(jié)省50元貼補家用;她的英語成績好,在班級參加了互助組,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同學輔導補習。
從初一入學開始,蘇祺就向往希望和挑戰(zhàn)、向往力量和遠方,她說:“我的奮斗目標就是北京外國語學校。”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將樂25年前“博物館命案”兇手抓到了2020-06-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