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父母“三條紅線”碰不得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因兒童“沉迷”手機而引發(fā)的家長與兒童的警情,早已屢見不鮮。九龍坡區(qū)公安分局資深心理輔導師薛平表示,對于“手機依賴”嚴重的兒童,父母有“三條紅線”千萬觸碰不得,否則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將事態(tài)引向另外一個極端。
紅線一
一味呵斥打罵 從不傾聽交流
在因自控能力欠缺而陷入“手機依賴癥”的兒童面前,家長言動失控而采用“棍棒政策”,只會讓孩子感覺家長喜怒無常,從而無所適從,甚至干脆封閉心靈,走向叛逆。
紅線二
始終“雙重標準” 大人一套孩子一套
很多父母自己整日沉迷手機,“搶紅包、打游戲、看電影、刷微信”,忙得不亦樂乎,而且在孩子面前也從不規(guī)避遮掩。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拉下臉來教育孩子,孩子很自然地就會認為這是“雙重標準”。“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可以意料的事。
紅線三
全家立場不一 時緊時松寬嚴無度
在對待兒童手機成癮的問題上,老人往往偏向于放任,而年輕的家長則主張嚴管。有的家長為了“偷懶”省心,主動讓孩子玩手機。這樣的教育是分裂性的:不僅對兒童的手機依賴癥無法緩解,還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仇視心理,甚至引發(fā)三代人的代際矛盾。
支招
五招根治兒童“手機依賴癥”
根據(jù)多年的接處警經(jīng)驗和案例分析,薛平認為,對于兒童“手機依賴癥”的根治,需要考驗家長的智慧和情商。以下五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鑒。
父母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爸爸媽媽應該毫不吝嗇地多花時間來陪伴、關愛自己的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利用業(yè)余時間多和孩子交心。
父母多為孩子安排活動
父母們應為孩子多安排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充實孩子的業(yè)余生活。比如外出踏青;帶孩子到圖書館看書報;陪孩子打球等。
了解孩子用手機玩什么
要了解孩子們使用手機玩些什么內(nèi)容,看些什么內(nèi)容,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孩子去使用手機。比如可以玩一些益智游戲、聽音樂等。
給孩子買手機“約法三章”
在允許孩子玩手機的同時,還應對孩子“約法三章”,限定孩子的手機使用時間等。
用手機家長應起表率作用
作為低頭一族的家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沉迷于玩手機。和愛人談談心,和孩子下下棋聊聊天,或是一家人出門散散步,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長。老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主動配合孩子的父母。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quán)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cè)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重慶三代感染病例占比明顯增高 2月10日出現(xiàn)2例四代感染病例2020-02-13
- 重慶一男子跳樓砸中路人怎么回事 詳細經(jīng)過傷者最新消息2020-01-13
- 重慶居民樓起火嚴重嗎 重慶居民樓起火什么情況現(xiàn)場圖2020-01-0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