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貼秋膘吃什么
立秋了,還有一項重要的民俗:貼秋膘。“以肉貼膘”,這一天,百姓家要吃燉肉,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通常就會出現(xiàn)大麻煩:體重大都要減少一些。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yǎng),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吃肉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后,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
您還也可以去吃銅鍋,還在伏天兒里,吃羊肉溫補。“夏天吃伏羊,健康又壯陽”,“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的伏羊養(yǎng)生經(jīng)驗談哦。
講究的文人墨客名伶及百姓有“要吃秋、有爆肚”之俗,吃爆肚有養(yǎng)脾胃之功效。
幾盤爆肚,間或再要一碗羊雜湯,就著剛出爐的芝麻燒餅,要是再逗上兩口二鍋頭喝,那叫一個美!
不過,貼秋膘固然能填滿口腹之欲,卻不是每個人都適宜。實熱、濕熱、痰濕重這三種體質(zhì)的人就不適宜貼秋膘!如果盲目貼秋膘,會越貼越難受。
咬秋要食瓜
立秋除了“貼秋膘”,曾經(jīng)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在立秋的前一天將瓜果(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湯)放在庭院中晾一天,于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氣避免得痢疾腹瀉的作用。
立秋吃清涼糕
在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狀,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結(jié)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不過西瓜本身性涼,加上立秋后人的胃腸道對寒涼食物的適應力下降,所以立秋后的西瓜應少吃,尤其是冰凍的西瓜,否則易傷脾胃和引發(fā)其他疾病。立秋后人要吃一些溫熱的水果,如:梨、柿子、橘子等,以調(diào)理脾胃,這樣才無損身體陽氣。
立秋養(yǎng)生
古人有“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養(yǎng)生一定要順應四時,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nèi),暑氣一時還很難消。此時節(jié),大家一定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xiàn)“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
收斂陽氣
立秋后,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yǎng)陽氣的準備。
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fā)生。
養(yǎng)肺護肝
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yǎng)陰、潤肺。
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發(fā)。肝開竅于目,所以這時候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應該注意護肝早睡,早起。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quán)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cè)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2020立秋絕美句子文案大全 立秋適合發(fā)朋友圈說說微博的句子2020-08-07
- 2020年立秋具體是幾點幾分?立秋一起貼秋膘 立秋傳統(tǒng)習俗美食2020-08-07
- 今日立秋具體時間 幾點立秋2020 立秋貼秋膘是什么意思2020-08-07
- 最新見多識廣 頻道推薦
-
多所高校公布錄取通知書設(shè)計 哪所高校的錄取2020-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