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菲律賓民航委員會10日晚下令,基于一個中國政策,臺灣包括在菲律賓對中國實施的“臨時旅行禁令”內。而就在10日傍晚,臺當局還信誓旦旦地向民眾保證菲律賓不會對臺灣實施禁令,此事隨即在島內掀起軒然大波。
“外交部秒被打臉”,臺灣中時電子報11日以此為題報道稱,菲民航部門10日晚在官網(wǎng)公布基于一中政策的包含臺灣的“旅游禁令”,規(guī)定除了菲律賓公民及永久居留者外,暫時禁止自大陸和港澳臺直接入境菲律賓的任何國籍人士,14天內曾經到過大陸及港澳臺的任何國籍人士,暫時禁止進入菲律賓;暫時禁止菲律賓民眾前往大陸及港澳臺旅游。
中時電子報還原事件經過稱,10日下午3時30分,多家菲律賓媒體報道了菲衛(wèi)福部副部長多明戈的表態(tài)。他說,為遵守一個中國政策,旅游禁令將從原本的大陸及港澳擴大到臺灣,因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菲方遵守一個中國原則,臺灣理當比照陸港澳適用禁令。島內航空公司與旅游業(yè)者隨即奔走相告,預告臺菲恐停航,但未見媒體報道。10日晚7時許,臺“外交部”發(fā)言人歐江安回應稱,“據(jù)掌握的信息,媒體所報道菲律賓將臺灣劃入中國疫區(qū),并將臺灣列入禁航名單的相關消息并非正確”。多家臺媒以此為依據(jù),否認此事。結果到晚上10時,菲律賓民航委員會在官網(wǎng)貼出了公告。臺灣虎航深夜緊急取消11日凌晨飛往菲律賓長灘島的航班。而長榮航空10日晚10時許起飛的航班抵達菲律賓后,馬上成為禁令的第一批受影響者。華航航班11日早上雖然照常起飛,但機上只有9名乘客,且沒有臺籍人士。長榮航空菲律賓分公司總主任張旭伸稱,根據(jù)旅行禁令,臺灣民眾返臺沒有問題,但無法入境菲律賓,因此若是赴菲航班,臺籍民眾將無法登機。
臺“中央社”11日稱,島內三大旅行社統(tǒng)計顯示,目前團體部分約有500名旅客仍滯留菲律賓。臺觀光局稱,截至11日上午11時,在菲律賓的臺灣旅行團有21個,旅客約542人;2月25日前,因受菲國禁令影響的旅行團及旅客約有83個團1680人。有臺灣旅游業(yè)者表示,目前正值旅游淡季,影響應該不大。
臺當局對“菲律賓禁令”反應強烈。臺“外交部”11日稱,菲律賓各部門未進行完整溝通,衛(wèi)生部門就片面做出決定,“讓人遺憾”。“行政院長”蘇貞昌稱,很多國家在一中主張下不了解臺灣情況,“讓臺灣很冤枉”。臺北駐菲代表處稱已與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聯(lián)系,“積極協(xié)調處理這項錯誤的決定”。不過綠營顯然不敢得罪菲律賓。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聲稱,菲律賓政策大轉彎顯然是大陸在背后給菲國“極大壓力”,因此“問題根源出在大陸,不是菲律賓,拿菲律賓開刀是搞錯對象”。“立委”羅致政還稱,所有問題的起因來自世衛(wèi)組織,臺“外交部”應該積極溝通協(xié)調,并嚴正表達抗議。據(jù)“中央社”報道,一名菲律賓官員稱,馬尼拉是否解除對臺禁令,12日召開的內閣特別小組抗疫會議將是關鍵。此前,意大利的禁航令也把臺灣航線包括在內,臺當局多次交涉無效,停飛仍持續(xù)到4月28日。
中時電子報11日評論稱,臺“外交部”10日晚才信誓旦旦否認,結果迅速被菲律賓打臉,而細看臺“外交部”的說法,也是相當“巧妙”。按照菲律賓的禁令公文,是禁止從臺灣出發(fā)的“人”,臺“外交部”回應的則是禁航,講的是“機”,顯然臺當局是在玩文字游戲,或者早知頹勢難挽,但不愿面對,總之最后推給一個中國就行了。有分析稱,一個中國原則早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香港中評社稱,臺灣當局“以疫謀獨”“倚美謀獨”,不僅不利于兩岸在防疫、抗疫上合作,而且會加劇兩岸對抗。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當局擬修“人民團體法”分化工商團體2020-02-11
- 臺當局強推“反滲透法”被批“其心可誅”2019-12-30
- 臺當局“修法”泄密大陸判15年 國民黨:政治斗爭2019-05-08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