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析·新時代需要健康的審美觀⑧】
近日,中央網信辦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出臺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優(yōu)化調整排行規(guī)則、嚴管明星經紀公司等十項措施,重拳出擊解決“飯圈”亂象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控評帶來的飯圈互撕之風,及其引發(fā)的不良“飯圈”文化現象飽受詬病。對明星來說,話題度和美譽度十分重要,直接影響著其獲取資源的多寡和層次。一些明星為了維持自身形象,通過各種手段,對社交平臺上好的評論、點贊回復使其上熱評,對不好的評論要么不搭理,要么舉報,避免其出現在評論區(qū)的前列。
隨著網絡社交媒體的深度運用,粉絲參與“控評”的熱度不斷高漲,甚至影響了整個演藝圈輿論場的生態(tài)。早期粉絲的評論行為還是輕松的網絡聊天形式,沒有固定格式,只是一種粉絲自發(fā)為明星進行宣傳的行為。隨著粉絲的行為變得有組織化,網絡平臺算法規(guī)則介入,一個粉絲發(fā)布相關文案后,其余粉絲隨之點贊并跟風評論,這些花樣繁多的控評文案由于點贊數量高而占據了評論區(qū)的前排,而一些真正想要進行互動的網友發(fā)表的內容很難被其他網友看見;“劣幣驅逐良幣”,控評行為讓真正的評論者失去了評論的興趣。
控評,實際上制造出一個虛假繁榮的景象。當粉絲群體開始不斷擴大,粉絲群體內部也出現了分化,開始出現一批所謂的“粉頭”,領導著龐大的群體“攻占”各大平臺的評論區(qū)。在“粉頭”的指令下,大批小粉絲淪為“數據工”,在偶像活動時期,沒日沒夜地做數據。他們不僅采取控評這一種方式,還在各大榜單打投刷榜,讓偶像能沖到前排;占領微博相關話題的話題廣場,不斷地發(fā)布內容,試圖讓該話題能夠沖上熱搜,因為只要沖上熱搜,就代表著自家偶像能夠被更多人關注和討論。
其實近年來,這樣“賺快錢”的方式已經開始失效,粉絲過分追捧沒有實質業(yè)務能力的明星變成了一種“趕客”行為,粉絲們自娛自樂,卻舍本逐末,丟了大多數網友這個“基本盤”。
反觀粉絲群體,其實如同被綁架。職業(yè)粉絲以及資方、平臺等多披著為偶像出人頭地的外衣,實際上讓粉絲們自行過度消費,“賠了夫人又折兵”。當粉絲的情緒價值被粉絲經濟的商業(yè)邏輯所掌控時,控評導致的一系列行為都只會陷入非理性,不斷制造著粉圈內部的焦慮,將他們一步步拖入“深淵”。
控評本身變成了一個不斷在違法邊緣試探的危險行為,在評論中“互相拉踩”、對他人進行謾罵侮辱,實質演變成一種網絡暴力。就此,價格監(jiān)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官方回應稱,“控評”涉嫌違反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網友可提交充足證據材料,向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舉報。粉絲們天真地以為“控評”就是鍵盤上玩玩的事情,殊不知很可能已經觸犯了法律,要負法律責任。
今年6月,中央網信辦專門啟動了“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著力規(guī)范“飯圈”各參與主體的網上行為,合理優(yōu)化“飯圈”粉絲活躍產品的相關功能。監(jiān)管出手了,網絡控評可休矣。粉絲們可以借此重新思考和調整追星的方式,盡早從“飯圈”亂象中解脫出來。
(作者:饒曙光,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騰訊音樂放棄獨家版權 網易云音樂悄然升級:獨家標志取消2021-09-02
- 蘋果首次采用可變色玻璃!湖南長沙第一家Apple Store本周六開業(yè)2021-09-02
- 2021年天貓雙11正式公布:預售不用再熬夜,兩波預售時間公布2021-09-02
-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
新垣結衣的12歲混血小師妹火了!驚艷網友2021-09-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