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資訊頻道
分享

11月11日是騰訊成立21周年紀念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化騰、騰訊總裁劉熾平及全體總辦成員向四萬多員工發(fā)出全員郵件,正式公布騰訊全新的使命愿景為“用戶為本,科技向善”,并將公司價值觀更新為“正直、進取、協作、創(chuàng)造”。此時,騰訊正在從一家互聯網公司蛻變?yōu)橐曰ヂ摼W為基礎的科技與文化公司。

今年5月,馬化騰通過微信朋友圈首次透露“科技向善,我們新的愿景和使命”,此后在多個公開場合也提及“希望科技向善,成為未來公司使命與愿景的一部分”。此次全員郵件再次詮釋了“科技向善”,稱“我們要‘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將社會責任融入產品及服務之中’,更要‘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與文化傳承,助力各行各業(yè)升級,促進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公司新使命愿景發(fā)布之際,馬化騰提醒員工,希望每個同事都要堅守“用戶為本”,在做產品和服務面對一些選擇的時候,用這一點來幫助自己做正確的判斷。“只有你的產品足夠了解用戶、滿足用戶、尊重用戶,他們才會成為你的使用者和支持者。而一旦你傷害了他們,哪怕只有一次,你會需要用非常長的時間和精力來挽回他們,重新建立你的口碑。”

對于“科技向善”,馬化騰認為,“騰訊發(fā)展到今天的規(guī)模,必須要承擔與之匹配的社會責任”。全員郵件指出:“科技本身力量巨大,科技發(fā)展日益迅猛,如何善用科技,將極大程度上影響到人類社會的福祉。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我們選擇科技向善,不僅意味著要堅定不移地提升我們的科技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持續(xù)提升人們的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還要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

騰訊創(chuàng)立于1998年,2003年第一次發(fā)布公司使命與愿景,分別為“用戶依賴的朋友、快樂活力的大學、領先的市場地位、值得尊重的合作伙伴、穩(wěn)定和合理的利潤”與“創(chuàng)一流的互聯網企業(yè)”。2005年,騰訊發(fā)布第二個版本使命與愿景,即“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與“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yè)”。

2018年9月30日,騰訊啟動史上第三次戰(zhàn)略升級和組織架構調整(簡稱“930變革”),提出“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yè)互聯網”,新成立了PCG(平臺與內容事業(yè)群)和主要在產業(yè)互聯網領域探索的CSIG(云與智慧產業(yè)事業(yè)群)。與此同時,騰訊也在醞釀使命、愿景和價值觀的全新升級。

“用戶為本,科技向善”作為騰訊新的使命愿景,突出了“用戶”與“責任”兩個關鍵詞,既是騰訊成為“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yè)”更清晰的路徑和方向,也是對公司未來發(fā)展的更高要求。

騰訊2005年將公司價值觀定為“正直、盡責、合作、創(chuàng)新”。2011年,隨著騰訊進一步開放,“盡責”更新為“進取”。此次價值觀更新,“合作、創(chuàng)新”升級為“協作、創(chuàng)造”,其中“創(chuàng)造”指向更高要求。全員郵件提到,“我們不會忽視技術和產品的微創(chuàng)新,但我們有了更高的目標:面向未來、探索未來,通過創(chuàng)造力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正直”是騰訊價值觀中從未改變的關鍵詞。

騰訊“科技向善”的探索

2016年11月,騰訊18歲“生日”時,馬化騰曾表示“已經十八歲成人了,騰訊的責任就更大了”。

騰訊一直注重解決中國互聯網產業(yè)高速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積極參與網絡生態(tài)治理,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馬化騰連續(xù)三年在全國兩會上,就未成年人保護提出書面建議,騰訊所有的產品和服務,同樣把未成年人保護放在最高優(yōu)先級。

2017年起,騰訊先后推出“成長守護平臺”、“健康系統”和“主動服務工程”,率先應用“公安實名校驗”、“人臉識別驗證”等新技術,形成了國內最嚴格、覆蓋環(huán)節(jié)最全面的防沉迷體系。今年內,騰訊將把旗下所有游戲都接入到系統中,不能接入的一律停運、下架,確保未成年人得到有效保護。

在公益領域,騰訊2007年倡導并發(fā)起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作為中國第一家由互聯網企業(yè)在民政部注冊成立的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致力于用科技連接信任,讓每一個微小的善行更有力量。在今年9月9日結束的第五個騰訊“99公益日”中,多達4800萬人次的愛心網友總計捐出17.83億善款,是上一年的2倍多,讓更多人聯系得更緊密,把善念彼此傳遞。

在前沿技術領域,騰訊優(yōu)圖實驗室的“跨年齡人臉識別”尋人能力,幫助尋回多名被拐10年以上的兒童。騰訊還打造了“會救命的AI”,如2017年推出的AI醫(y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利用人工智能對疾病風險進行更準確的識別和預測,幫助臨床醫(yī)生提升診斷準確率和效率。

騰訊還將前沿科學突破與大眾連接,努力引領科研工作成為一種新時尚,用科技提升普通人的生活品質。在新愿景與使命發(fā)布前一個月,騰訊將連續(xù)舉辦七年的WE大會升級為“騰訊科學周”,關注未來如何用科技改變人類生活,探索關系人類命運的重要科學問題。2019年WE大會的線上收看人次超2000萬,是2018年的兩倍多,觀眾中包括大量青少年。

2018年起,騰訊推出“科學探索獎”,希望幫助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青年科學家,讓他們在尋求創(chuàng)新又尚未最終突破的關鍵時期,得到雪中送炭的幫助,心無旁騖地繼續(xù)攀登科學高峰,助力國家基礎科學研究以及前沿核心技術探索。2019年起,騰訊醫(yī)學ME大會開始舉辦,希望引導更多人關注生命、認識自我,通過權威醫(yī)學科普提升大眾健康,減少病痛之苦,線上收看人次超1000萬。

近年來,騰訊還運用領先的新文創(chuàng)和科技能力,助力故宮、敦煌、秦陵和長城等中國超級文化IP,打造出了許多現象級的文化創(chuàng)新服務,讓傳統文化在數字時代特別是青年中更好地傳播和傳承。騰訊未來三年還將為故宮博物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工作提供更多實質性支持,預期將完成10萬件文物的高清影像采集、精修,并共同推動數字化采集行業(yè)標準的建立。雙方還將攜手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在劇集《故宮如夢》中探索5G時代的創(chuàng)新形式,弘揚中華工匠精神與故宮歷史文化。

全員郵件號召騰訊員工:“讓‘用戶為本,科技向善’成為我們思考的起點,讓‘正直、進取、協作、創(chuàng)造’成為我們日常的言行。”郵件強調,“文化不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的,文化也不是幾個人的事,它是我們大家的事。在那些產生巨大影響的產品和服務上,在那些改變世界的團隊身上,在那些重要的決策時刻,騰訊文化貫穿始終。讓文化融入我們的血液,成為一種自然的選擇。”

責任編輯:黃小群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亞洲影響力 X 瀾翼資本簽約【明心商航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