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陽節(jié),來驛站看望家屬的人比較多。鐘聲,看到需要幫忙的訪客,要及時搭把手。”和伙伴叮囑幾句后,福安市甘棠鎮(zhèn)北門村“愛心助殘驛站”的門衛(wèi)張志雄就準時上崗了。開門、引導訪客登記、指路……張志雄忙碌卻又一絲不茍。
今年38歲的張志雄患有肢體殘疾,在家門口的“愛心助殘驛站”當門衛(wèi)已有3年多,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個重拾生活信心、融入社會的機會。“驛站沒成立前,我?guī)缀跽诩依?,很少與人交流。來驛站當門衛(wèi)后,朋友多了,生活也變得充實了。”張志雄說。
據了解,北門村“愛心助殘驛站”依托該村敬老院成立,配備康復訓練室、文體活動室等,主要為周邊殘疾群眾提供住宿、康復、用餐、就業(yè)等服務。作為第一批入住該驛站的殘疾人,張志雄坦言:“剛來驛站的時候和在家沒多大區(qū)別,除了吃飯,其他時間我都把自己鎖在房間。”
轉變源于驛站負責人劉耿浩的一次談話。
“殘聯(lián)每年為‘愛心助殘驛站’提供5000元的就業(yè)崗位補助,所以我會觀察每個入住殘疾人的特點,通過開發(fā)一些公益崗位,比如門衛(wèi)、廚房幫工等簡單、勞動強度低的工作,為殘疾人創(chuàng)造一點收入。”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劉耿浩發(fā)現,張志雄雖然不喜歡和別人溝通,但他腦袋瓜轉得快,又肯吃苦。
彼時“愛心助殘驛站”正缺門衛(wèi),劉耿浩便找到張志雄。“我能把這份工作做好嗎?”劉耿浩的談話讓張志雄既遲疑又動心。經過整整三天的思考,張志雄最終決定邁出第一步,接受這份工作。
當門衛(wèi)期間,張志雄發(fā)現,每天第一個到門衛(wèi)室找他的是同住在“愛心助殘驛站”的鐘聲。“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過來和我打招呼。”談起這位朋友,張志雄覺得自己十分幸運,“鐘聲患有智力殘疾,但很勤快,我腿腳不便,有時候訪客拿的東西多,我都會讓他去搭把手。”
“大家都愿意來門衛(wèi)室坐坐,我心里甭提多開心了。”采訪期間,張志雄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
“目前,共有2名殘疾人在‘愛心助殘驛站’就業(yè),每月除了獲得一定公益性補貼外,最大的變化是,他們通過參與勞動,對生活更有信心了。”劉耿浩說。
設立殘疾人公益性崗位,吸納有就業(yè)意愿、有能力的殘疾人到“愛心助殘驛站”工作是福安市拓展城鄉(xiāng)助殘服務功能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福安整合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公共服務資源,依托鄉(xiāng)鎮(zhèn)敬老院、孝老食堂等現有服務設施,成立“愛心助殘驛站”,每年為每個驛站提供2萬多元的補助資金,用于購買服務、提供康復培訓等,不斷為“愛心助殘驛站”注入多樣化扶殘助殘服務功能,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的吃飯、康復、就業(yè)等問題。
為讓“愛心助殘驛站”的功能輻射至每一位殘疾人,福安將“愛心助殘驛站”運營管理交由村殘協(xié)牽頭負責。“由村殘協(xié)委員掛鉤聯(lián)系殘疾人,村內助殘志愿者服務隊伍為殘疾人提供衛(wèi)生保潔、送餐等服務。”福安市殘聯(lián)服務中心主任陳福金介紹。
據了解,截至目前,福安共建成省級“愛心助殘驛站”11個、寧德市級“愛心助殘驛站”4個,服務農村殘疾人1800多人。“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推動‘愛心助殘驛站’建設在福安全面鋪開,引導殘疾人技術培訓、文體活動等項目進駐,讓驛站真正成為殘疾人溫暖的家。”福安市殘聯(lián)副理事長鐘瑞仔說。(本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陳雅芳)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安市康厝畬族鄉(xiāng):告別水患之困 生態(tài)潤澤畬鄉(xiāng)2023-11-02
- 傳承弘揚“四下基層” 助力民族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2023年第21期“同心·半月座談”在福安舉行2023-10-31
- 福安舉辦“書記市長益企茶話日”2023-10-23
- 福安:打通技術服務鄉(xiāng)村和校園科普“最后一公里”2023-10-09
- 福安舉辦第六屆松羅晚熟葡萄文化旅游節(jié)2023-09-15
- 福安:“茶桌協(xié)商”破解茶園辦證融資難題2023-09-06
- 福安市構建“寶塔型”鄉(xiāng)村人才服務鏈2023-09-06
- 福安按摩器產業(yè)如何進一步發(fā)展壯大?2023-08-22
- “總裝”驅動,電動船舶駛向新藍海2023-08-18
- 福安:一杯涼茶沁人心 他們已堅持了15個年頭2023-08-03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連接“最后一公里” ,寧德北湖濱路延伸段道2023-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