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工人的安全帽一砸就碎,領導的帽子就完好無損!近日,一段名為“一線工人安全帽”的視頻引起熱議。

工人安全帽一砸就碎

視頻中,工人竇師傅拿著黃色的“一線工人安全帽”和紅色的“領導安全帽”相撞,只見兩帽相撞的瞬間,黃色帽子的帽殼一下子被撞破,一塊黃色的碎片飛出。

接著,竇師傅拿兩個帽子繼續(xù)對撞了兩下,左邊的黃色帽殼被撞得“一點都不剩”,而紅色的安全帽卻完好無損。

竇師傅稱,“我們一線工人的保險帽就是這樣的效果。”

啪!工人的安全帽碎成渣,領導的卻完好無損…這段控訴視頻爆紅全網(wǎng)!

安全帽顏色區(qū)分和工種有關

據(jù)了解,在建筑行業(yè),安全帽目前主要分紅、黃、藍、白4種顏色。深酒紅色:領導,普通紅色:技術人員;白色:安監(jiān)人員;藍色:電工或其他管理人員;黃色:一線工人。

在這條視頻下,不少網(wǎng)友留言表示自己所在工地也這樣區(qū)分,但對安全帽的質量卻有些爭議。

有網(wǎng)友表示,我們的安全帽也是這樣:

@壬用:在工地確實這樣,監(jiān)理帽子多換著戴,質量也好!工人的卻一層硬塑料,寒心!曾經在工地體驗過的我……

@侯哥來耶:領導的帽子三四十塊錢一個,工人的不到十塊錢,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也有網(wǎng)友表示,安全帽顏色不同,但都是同一家供應商,質量都是一樣的:

@kekxkns:我們公司的安全帽,領導工人一樣!即使外包工人進我們工地也必須佩戴我們公司的安全帽,當然前提是得交押金。帽子質量杠杠的,怎么砸都不會碎。

@那年冬天-初心: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怎么樣,我只知道我們工廠,工人的帽子和領導的帽子都是同一家供應商,平時必須要帶安全帽,工人出事兒,最不開心的就是領導。

還有網(wǎng)友懷疑,這種劣質帽子是不是第三方的工頭私人購買分配的?

@毛里仇斯:這種劣質帽子應該屬于第三方包工頭分配的吧?正規(guī)公司不會有這種劣質安全帽的。

@迷路的木子洋洋的妹妹:如果帽子是一家發(fā)的,那就有問題。如果帽子不是一家發(fā)的,那誰發(fā)的責任就在誰,沒有可比性了。

視頻拍攝者:質量不好一看就能看出來

竇師傅的短視頻平臺個人主頁顯示,他是一名來自江蘇連云港的農民工。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竇師傅表示自己的工種是砌磚工,一年會有好幾個月在工地上干活。拍攝視頻的具體工地和發(fā)放安全帽的公司,他表示不便透露。

竇師傅表示,平時干活時,有時會領到結實的安全帽,有時會領到不結實的,這主要“看是什么公司”。由于天天在工地上干活,自己“肯定知道”安全帽是否結實,“看能看得出來”。

拍攝視頻當天,竇師傅領到的就是一頂看起來“質量不好、肯定不結實”的安全帽,所以他萌生了拍攝視頻的想法。

盡管這個視頻在網(wǎng)上引發(fā)了極大的關注,但是竇師傅告訴記者:“誰管這個事情,沒人管。”

竇師傅表示,日結工資的工人,輾轉工地時戴的是自己的安全帽,他拍攝的視頻中的黃色安全帽和紅色安全帽是“工地上發(fā)的”,對于是誰負責采購,他并不清楚。

至于視頻中的紅色安全帽,竇師傅稱紅色安全帽也是塑料的,但是和黃色的塑料不一樣,“好的安全帽里面加了東西,怎么砸都砸不碎”,而且監(jiān)理的白色安全帽比紅色還要結實。

其實,這不是竇師傅第一次對比安全帽的質量了,在此之前,他也曾拿紅、黃安全帽分別砸過磚塊,黃色安全帽在砸了磚頭兩次之后就破裂了。

可竇師傅的領導遞給他的紅色安全帽卻經住了考驗,砸了三下都沒有破。

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決不能流于形式

對于這一視頻反映的問題,17日上午,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轉發(fā)視頻并表示: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么能夠實現(xiàn)生產安全呢?落實企業(y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決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北青報記者查詢規(guī)范要求看到,安全帽的基本性能要包括抵御墜物對頭部造成的傷害,此外普通型安全帽還可增加阻燃功能,防靜電性能、電絕緣性能、側向剛性和防寒性能等。

17日,北京住總集團安裝公司安監(jiān)部部長楊成華向北青報記者介紹,公司購買的合規(guī)安全帽,需要有合格證、生產許可證、LA勞安認證等資質,帽子內也要注上廠家名稱和出廠日期等信息。“廠家出廠前要將產品送到國家勞動保護用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出具檢驗報告,符合標準我們才能購買。”

據(jù)介紹,為區(qū)分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兩者佩戴的安全帽確實在顏色上會有差別,材質上也有不同,但公司購買的所有安全帽必須要符合GB2811-2007的國家標準,而且都是統(tǒng)一采購,因此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施工人員,佩戴的安全帽都要能夠達到防護要求。楊成華透露,公司購買的最便宜的安全帽價格也會超過20元。

其實早在2007年,央視的《每周質量報道》就報道過“奪命”劣質頭盔的問題,講述了浙江杭州市“劣質頭盔”造成工人頭部受重傷的案例。一些塑料回收加工廠大量收購使用過的廢舊塑料袋,經過簡單回收處理后,打成塑料粒子,作為原料賣給頭盔生產企業(yè)。這些基本上已失去使用價值的回收原料被頭盔生產企業(yè)買來經過注塑、噴漆、拋光等處理后,外表光鮮,令消費者難辨真?zhèn)巍?/p>

責任編輯:林晗枝

相關閱讀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灣古箏樂團福建高速“圈粉” 古箏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