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近期成功研制出厚度僅為頭發(fā)絲直徑的二十萬分之一的單原子層金屬,這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大面積二維金屬材料的制備,開創(chuàng)了二維金屬研究新領域。這種材料未來可以為超微型低功耗晶體管、透明顯示等領域帶來技術革新。該科研成果于北京時間3月13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fā)表。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們見到的材料都是三維的,也就是具有一定長度、寬度、高度,但如果把一個維度抹平,那就是二維材料。例如一本書就具有長寬高,而二維材料就像是從這本書上單獨撕下來的一頁紙,看上去只有長和寬,厚度在我們肉眼看來幾乎為零。在科學界,真實的二維材料就是厚度為單個原子或者少數幾個原子的材料,一般厚度僅僅是一張A4紙的百萬分之一。
如何把金屬材料也能做得這么薄呢?這在科學界極具挑戰(zhàn)性。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張廣宇研究員帶領團隊發(fā)展了原子級制造的范德華擠壓技術。這種技術采用的壓砧是原子級平整、表面無懸掛鍵的材料??蒲袌F隊通過將金屬熔化并利用團隊前期制備的高質量單層二硫化鉬范德華壓砧擠壓,實現了原子極限厚度下鉍、錫、鉛等二維金屬的普適制備。二維金屬的實現超越了當前二維范德華層狀材料體系,補充了二維材料家族的一大塊拼圖。
△范德華擠壓技術制備二維金屬的過程示意圖
據了解,通過范德華擠壓技術制備的二維金屬上下均被單層二硫化鉬所封裝,具有非常好的環(huán)境穩(wěn)定性。這項研究成果有望開創(chuàng)二維金屬研究的新領域,為超微型低功耗晶體管、高頻器件、透明顯示、超靈敏傳感探測、極致高效催化等眾多領域帶來技術革新。(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央行將發(fā)行龍年貴金屬紀念幣 該套貴金屬紀念幣共12枚2023-11-15
- 新型催化冷凝器讓普通金屬“變身”2022-05-11
- 應急管理部對龍巖新羅區(qū)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和汛期尾礦庫專項執(zhí)法開展明查暗訪2019-07-2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收藏學習!手賬版政府工作報告要點2025-03-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