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金融監(jiān)管總局公布了已于日前發(fā)布的《關于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访鞔_了新備案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同時,還首次在行業(yè)內提出要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tài)調整機制,推動保險公司在利率下行周期及時調整負債成本。
證券時報此前已有報道,與《通知》同日下發(fā)的還有《關于平穩(wěn)有序做好人身保險產品切換有關工作的通知》,這一通知要求各公司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積極穩(wěn)妥、平穩(wěn)有序開展產品定價調整和切換等工作。
《通知》也強調,要建立與預定利率動態(tài)調整機制相適應的產品開發(fā)管理體系,確保預定利率調整過程中產品開發(fā)、切換、停售、銷售管理、客戶服務等各項工作平穩(wěn)有序進行。
《通知》明確了新備案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其中,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2.5%執(zhí)行;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普通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0%,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2.0%執(zhí)行;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分紅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為1.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1.5%執(zhí)行;最低保證利率超過上限的萬能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
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也是此次《通知》備受關注的內容之一。
《通知》明確,要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tài)調整機制。參考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長期利率,確定預定利率基準值,由保險業(yè)協會發(fā)布。掛鉤及動態(tài)調整機制應當報金融監(jiān)管總局。達到觸發(fā)條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及時調整產品定價。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動態(tài)調整機制不僅有助于保險公司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及時調整負債成本進而有效應對利差損風險,亦有助于保險公司在利率進入上行通道時能夠通過提高預定利率從而提升保險產品市場競爭力。
對于分紅型保險產品和萬能型保險產品,《通知》明確,各公司在演示保單利益時,應當突出產品的保險保障功能,強調賬戶的利率風險共擔和投資收益分成機制,幫助客戶全面了解產品特點。要平衡好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與浮動收益、演示利益和紅利實現率的關系,根據賬戶的資產配置特點和預期投資收益率,差異化設定演示利率,合理引導客戶預期。在披露紅利實現率時,應當以產品銷售時使用的演示利率為計算基礎。
同時,鼓勵保險公司開發(fā)長期分紅型保險產品。對于預定利率不高于上限的分紅型保險產品,可以按普通型保險產品精算規(guī)定計算現金價值。
在保險銷售環(huán)節(jié),《通知》要求深化“報行合一”,加強產品在不同渠道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各公司在產品備案或審批材料中,應當標明個人代理、互聯網代理、銀郵代理、經紀代理等銷售渠道,同時列示附加費用率(即可用總費用水平)和費用結構。
所謂“報行合一”,是指保險公司向監(jiān)管部門報送產品審批或備案材料中所使用的產品定價假設,包含費用假設等,要與保險公司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的行為保持一致,不能謊報虛報、相差過大。
去年以來,監(jiān)管部門已出臺多份文件規(guī)范“報行合一”。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開幕式上,金融監(jiān)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就再次提出,要下大力氣改革銷售體系,開展保險中介清虛提質行動,持續(xù)推進“報行合一”,全面深化銀保合作,探索優(yōu)質非銀金融機構保險代理試點,持續(xù)提升銷售服務的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便利化水平。
本次《通知》也明確,要強化銷售行為管理,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銷售人員分級分類管理,有序實現銷售人員資質分級、產品分類、差異授權。加強產品適當性管理,根據消費者需求、風險承受能力和交費能力銷售適配的保險產品,不得將浮動收益誤導為保證收益。
責任編輯:莊婷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