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日報訊(記者 柯笛 通訊員 林時蔚)廢物回收利用,可以在學校攢積分兌盲盒;從教室到校長室,統(tǒng)一進行標準嚴格的垃圾分類考評督導;“廚余垃圾稱一稱”列入每班每日評比項目,有獎激勵“光盤行動”……

自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廈門堅持“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垃圾分類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不少學校也將垃圾分類宣傳、教育與實踐作為一門“必修課”,融入校園生活的各個部分,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垃圾分類意識,讓中小學生成為垃圾分類的倡導者、參與者和宣傳者。

文明環(huán)保的種子根植廣大師生心間,垃圾分類“新時尚”風靡校園。以“小手”拉“大手”,從學校課堂延伸至社會各界,廈門不斷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強化垃圾分類意識、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營造垃圾分類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廢物”搖身變成寶 回收利用有回報

在龍湫亭實驗學校教學樓架空層的展柜,擺放著不少垃圾分類手工作品,三年3班的吳承瀚制作的“垃圾分類投放點”也擺在其中。

“垃圾分類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一些廢棄物品也有機會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吳承瀚說,于是他仔細觀察了小區(qū)里的垃圾投放點,用廢棄紙盒制作垃圾屋,酸奶盒和彩色卡紙做成四色分類垃圾桶,桶邊還用飲料瓶蓋搭成洗手池、讓娃娃戴上紅袖章“扮演”督導員……這座功能齊全的小“垃圾屋”不僅被光榮展出,吳承瀚還獲得了“德育積分”。

原來,龍湫亭實驗學校在“五育爭章積分”制度中設定了多種積分累積途徑,其中,“德育”方面專門設立了“回收利用”“光盤之星”等項目,鼓勵學生將可回收物品再利用起來,相關(guān)作品和行動可以申請1積分,如果在校午餐實現(xiàn)“光盤”,也可以申請0.5積分。學校德育處黃副主任表示,積分可以在學校的專屬盲盒機兌換文創(chuàng)禮物。

在不少中小學校,班級中都設有獨立的垃圾分類柜,分門別類收集“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等。關(guān)于校園生活中最常見的廢棄物——復印紙,海滄東瑤學校還制定了特別的獎勵制度,大量的復印紙由各班級、年段單獨回收,并將“回收”所得納入班費、段費,用于獎勵垃圾分類及日常教育教學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

每日評比又公示 細化監(jiān)督新模式

對分類工作做得好的班級進行表揚,通過樹立典型、介紹經(jīng)驗,進一步強化推廣垃圾分類行為習慣……在校園日常行為督導中,梧桐實驗學校校督導隊將垃圾分類納入班級評比,同時教師辦公室、處室辦公室以及校長室也都被列入督導評比范圍,通過評比反饋,推動全校師生形成垃圾分類自律意識。

在龍湫亭實驗學校,五年1班教室門上,“垃圾分類示范班”的牌子已經(jīng)連續(xù)掛了好幾周。黃副主任介紹,學校將垃圾分類納入班級評比中,對各班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每日評比與公示,每周一升旗儀式上,“垃圾分類示范班”也會受到表彰。此外,每班設有“垃圾分類專員”,定期參加學校組織的垃圾分類培訓,并負責落實各自班級的垃圾分類工作、對“垃圾分類每周一問”的知識進行普及。在一年3班,成為垃圾分類專員不久的王一凡同學努力學習如何帶領(lǐng)全班做好垃圾分類,“不會分類的可以問老師,還可以查‘綠海鷗’(垃圾分類智能客服小程序)。”

海滄東瑤學校也在各班設置“垃圾分類專家崗”,由“垃圾分類專家”對全校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監(jiān)督,并對監(jiān)督工作進行量化考核。這一活動與“勤工儉學”相結(jié)合,由學生競聘上崗,不僅使學生實現(xiàn)自主管理,還促使孩子們不斷提升環(huán)保意識,增強垃圾分類能力。

廚余垃圾稱一稱 看誰“光盤”做得好

午餐時間,龍湫亭實驗學校五年1班的同學們領(lǐng)到餐盒后并不急著吃,而是迅速找到熟悉的“搭檔”,互相“勻”起了飯菜。“胃口好的同學稍微多吃點,飯量小的同學也減輕一點壓力,減少剩飯剩菜。”五年1班的“光盤行動督導員”章梓晨同學說,這是班級特別設置的5分鐘分餐時間,有效避免了浪費。

倡導厲行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各校將“光盤行動”與垃圾分類相結(jié)合,讓學生們以實際行動落實垃圾減量。龍湫亭實驗學校和梧桐實驗學校通過“廚余垃圾稱一稱”等方式,每天午餐后對各班廚余垃圾進行稱重評比和公示,對于每周的“光盤行動”年級最優(yōu)班,還安排食堂在下一周額外贈送一份水果或甜點。

在海滄東瑤學校,將學校食堂、物業(yè)公司回收的廚余垃圾有選擇地轉(zhuǎn)化為有機肥,為學生勞動實踐基地提供肥料。

從實踐中吸收垃圾分類知識,學生們收獲滿滿;從垃圾分類中養(yǎng)成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的質(zhì)樸勞動意識、學習的科學環(huán)保知識,走出校園也仍然適用。龍湫亭實驗學校的李華強同學就將“小手拉大手”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回到家,我還可以指導家長怎么正確分類垃圾。”他說。

將垃圾分類宣傳、教育與實踐作為一門“必修課”,垃圾分類教育從校園延伸到家庭、社區(qū),實現(xiàn)家校社三位一體共育共實踐,逐漸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班級、帶動一個學校、引領(lǐng)整個社會的良好氛圍,使生活環(huán)境變得更加潔凈美麗。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灣古箏樂團福建高速“圈粉” 古箏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guān)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quán)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